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1)(4)

2015-10-09 01:05
导读:想的内容都必然具有指向未来的新颖独创的特点。 超前认识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思维对象及思维结果本身具有的创造性,这集中地体现在主体对未来的实践

想的内容都必然具有指向未来的新颖独创的特点。
超前认识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思维对象及思维结果本身具有的创造性,这集中地体现在主体对未来的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超前认识之中。实践是一种通过改造现实世界而达到创造未来的对象性活动。以未来实践为反映对象,通过预测实践结果、制定实践目标和设计、选择行动方案等形式为未来实践提供蓝图的超前认识,必然也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此类超前认识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在观念中创造性地设定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活动的观念模型的过程。此外,超前认识的创造性特质还体现在主体借助创造性构想在观念中把客观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按照人的需要对现实事物进行观念的分解和综合,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也不会自然产生但却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体上。
第四,超前认识具有强烈趋向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特性。超前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未来,而不是其当下的现实。在观念中超前地把握事物的未来,让事物的未来状况以“现实”的形式超前存在于人的主观之中,是超前认识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使得超前认识不仅要反映和遵循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且贯 穿着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要求。超前认识,与只告诉人们事物“是什么”、“是怎样”以解决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或一致的同步认识不同,而应该是“做些什么”、“怎么做”的观念:一方面作为主观要求的意向,它体现了人的需要、价值、理想、愿望等是人的活动的主旨;另一方面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各种知识,它体现着事物自身运动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活动必须遵循的客观前提。因此,超前认识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根据,具有强烈趋向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特性。超前认识的实践特性首先体现在主体思维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揭示而作出的有关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的判断性前识上——它反映着为必然性所制约的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的确定趋势即事物如何转化为他事物、转化的过程和内容,从而把事物发展前后相接的两个过程连结起来。这就是说,超前认识不只是对现实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物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提前反映。正是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内容的判断性前识,才使得超前认识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影响、制约着人们当下的现实实践,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们进行变革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的方法、途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的提前反映,它通过建立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想观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切实可行的理想目标,而唤起、鼓励、激发人们以自觉的实践活动改造现存世界,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超前认识的实践性还集中体现在它对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提前反映,亦即建构未来实践观念模型的过程上。它内在地要求主体在头脑中对未来实践的目的、对象、条件、方法、手段、步骤、途径、措施及其整个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观念的分解、组合,再分解、再组合,以便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计划、方案、措施等,进而规范、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以求达到实践的最优化。可见,超前认识的本性就在于它能否定自身的认识形式,使自身对有关事物未来状况的前瞻性观念把握变成未来的实践活动本身或成为未来实践活动过程或结果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乃至全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超前认识实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内在统一,从而具
有强烈的实践性。
四、超前认识的基本形式
超前认识是主体立足并超越现实事物而在头脑中对事物的未来状况进行的能动反映。事物的未来状况并非浑然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它作为事物的过程性存在的三种具体形态之一,同事物的过去、现实一样都包括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三个基本方面。而且,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作为不同形式的客观存在,具有各自的存在形式、组织结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等。这三种不同对象的超前认识,各有其特殊的认识规定、认识要求、认识途径和方式。我们将对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分别称之为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它们构成了超前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上一篇:道德义务的现代诠释(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