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不求知天”、“知天”和“制天命而用之(2)
2015-11-17 01:47
导读:孔子在认知上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9]自知“不知”,这本身乃是“知”的表现,《老子》中的“知不知,
孔子在认知上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9]自知“不知”,这本身乃是“知”的表现,《老子》中的“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10]亦有不二之趣;在对待天的认知态度上,荀子也有见于此,依他看来,要是能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对天的无知,这也是“知”的视野,而且相当程度上乃是一种“大智”,因为诚若他所言,“大智在所不虑”[11]。另言之,其中的“求”理解作“奢求”更为恰切,“不求知天”所伸张的无非是依循天之则的态度而已,是要人们不刻意求知天以至于“与天争职”,而并非否认天的可知和人的能知,即“不求知天”不等于“天不可知”或“不能知天”,“不求知天”正是“知天”的可能成为现实的前提和条件。不妨如是说,“不求知天”的态度是以合理地“知天”为指向的,按杨倞注曰:“不务知天,是乃知天也。”[12]“不求知天”能引导人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存的真实,人由此方可凭借自己的认识和能为去对天加以合理的考察,从而形成基于天之则的认识,这才是真正的“知天”,在此意义上论之,则“不求知天”又成为“知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内在于“知天”的累积性过程。
至此可见,“不求知天”没有否认天的可知性,也未否定人的积极有为的认知及其过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换而言之,荀子并无意于用“不求知天”来消解“知天”对天和人所具有的意义;更恰切地说,荀子所力倡的“不求知天”的态度正是“知天”在认识上所需的必要前提,后者在逻辑上构成了前者的必然旨归。
二
“不加虑,不加能,不加察之‘不与天争职’是第一义,于治之之中而知之又是一义。”[13]牟宗三先生这段话的核心,正契合荀子的主张。面对自然而然之天,人应在“不与天争职”的基本前提下,遵从天之则,并进而在这一“在世”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为以“知天”。这一认知目标的实现正是天的意义向人敞开的表征,同时,也是人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和彰显的必需途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无意识无目的的天是不会主动进入人的认知领域的,因而“知天”必须是人的有意作为,是将人的能知推行于天,而这种作用及其过程又是以人拥有“天官”和“天君”为基础的。“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14]人的诸感官在各自感受力范围内,皆可以与外界相接触,但它们相互间却不能彼此作用,即不能主动地交换所获得的“感”。这便决定了它们不能彼此替代,它们是完整的人所不能或缺的,荀子称之为“天官”。“天官”的突出之处有以下两点:其一,它们产生于“天职生物”的过程,不以人的选择为移易,正是这些得自于天的器官与外物接触,才可能“天官之意物”[15],而“意物”又是“知天”过程的起始,如若没有前者,后者也就无从论起;其二,就单个器官而言,因其自然(肉体实在)特征的限制,故而虽然各有接物之功,但却无法在相互间自主实现信息沟通,也就意味着各“天官”没有知物之能,从而治五官的主宰之物成了必需。依荀子之见,人的心正是协调“天官”的“天君”,至于“天官”(身)和“天君”(心)的关系,他还有如下论述:“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以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得,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16]除了强调“天官意物”对于心之“征知”的前提性之外,这里更突出“心有征知”这一主观能动活动。若是就作用说,“天君”承担了“接”五官的职分,并以“征知”为目的;而且,从更实质的层面论之,“天君”也是处理天人关系的核心之所在,“人之天”正是“天君意物”进而“征知”的产物。
荀子认为,人是天下有知有义之属,有辨察万物而知之的认识和能为;另一方面,天为人的能动的认知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和境遇,人作用的对象正是天地万物。“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17]从“能”“所”关系角度考察,人的能知之“性”为“知天”提供了能力上的保证,而“可以知”之物“理”则是“知天”的对象性前提,只有两者合理结合,才能“知天”。那么,如何发挥人的“可知之性”呢?“(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18]“知天”必须要知道哪些是人能为且当为的,哪些又是不能且不当为的,如此方能避免在“为”与“不为”之间攻于一端,从而做到既不蔽于天,也不蔽于人,这样的进路是正确处理人与天关系的基本前提。人应该而且必须认识到天有天的职分,人有人的作为,“明于天人之分”[19],也正是“知天”所含摄之义。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都治理得很好,修养身心恰到好处,促使万物生长却不加以戕害,这样明于人事,也就是“知天”,在这个意义上,明人事和“知天”乃是二而一的关系,而其中的要义便在于“曲治”“曲适”,即在天和人之间保持一种无过无不及的状态。人事与“天功”相贯相融,正是
中国哲学的一大旨趣,而荀子此处的观点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人是在对天的认识和作用中知天的,并进而与天地参,但这一切又都建立在人尊重天之则的基础上,不夹杂夸大人和天之中任何一方作用的盲目情结,这才是真正的“知天”。这点颇似于海德格尔的主张,也就是在“天人合一”中明晰“主(人)客(天)二分”,但后者对天人关系的整体把握却不如荀子深澈,因此,海氏最终只能赋以含有神秘色彩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董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