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技术哲学中的信息主义(1)(2)

2016-01-22 01:13
导读:技术作为知识也涵盖了技术作为一种意志的现象,米切姆在关于技术的定义中明确指出了这 一点,他认为技术不仅可以作为客体、过程和知识来看待,而且也

  技术作为知识也涵盖了技术作为一种意志的现象,米切姆在关于技术的定义中明确指出了这 一点,他认为技术不仅可以作为客体、过程和知识来看待,而且也可以作为意志来看待,“作 为意志的技术,包括意愿、倾向、动机、欲望和意向等要素”[5]。海德格尔的技术 现象学更是从人的意志的展现上去揭示技术的本质,他认为在技术中,意志以贯彻的方式存在 -预先把一切强行带入它的领域,人周围的事物为了贯彻这种意志而被构造出来,自然和 世界则作为千篇一律的材料和功能的对象由观察着的、谋算着的和统治着的意志充分利用 [6]。技术意志使“事物”成为物质化、对象化、齐一化、效用化之后的一种存在。 从技术体现人的意志到技术本身成为一种意志,成为人对自然的强制和对象的“座架”,反映 了一种人造信息对物质世界的统治,意志信息的泛滥对“物自身”的干扰,是(人工的)信息世 界和(自然的)物质世界的一种深刻的矛盾和背离。从意志上看技术的实质,实际上也是将技 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从而构成一种信息主义视角中的技术观。
  
  二、 技术的“透明化”:技术性认识さ男畔⒅饕逄卣
  
  认识世界是人的一项重要的活动,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要借助于技术,技术为我们拓展 了一个日益宽广和深化的世界,使我们能够接受外部世界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因此,技术在 今天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是连接人和对象之间的中介。在这个意义 上,至少一部分技术早就是专门行使信息摄取功能的,这样的技术被认识工具化,具有信息“ 过滤”的功能:一种纯粹的面对信息世界的功能,一种加工信息的工具,一种广义的“媒介”, 这样的技术显然是与人的信息活动相关的。
  不仅如此,作为人和世界的信息联系的中介的技术,还不断地走向“透明化”。例如,当信息 摄取技术(观察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成为主体或客体的一部分时,就被主体或客体所同化 。此时的信息摄取技术即使仍被称为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中介,也是主体化了的或对象化了的 中介,借用现象学技术哲学家伊德的表述,此时“人—技术—世界”就变成“(人—技术)—世 界”或“人—(技术—世界)”。这尤其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观察时,作为观察工具的信 息技术向主体和对象的双重融入。信息技术作为观察的工具,将对象变成技术性对象,将主体 变成技术性主体,将认识变成技术性认识。技术在这里成为一种强大的解释装置,使得先前人 对对象的直接解释变成人通过技术对对象的解释,而这样的解释又被人理解为是自己对对象 的直接解释,技术作为解释装置的存在在我们的意识中消失,正如我们透过自己已经习惯的眼 镜看事物时,并不认为是通过眼镜看到的世界,而是当做我们直接看到的世界一样,“眼镜” 在我们的意识中并不存在。也就是说,此时我们透过技术看世界但并不意识到技术的存在,这 被技术现象学家称为“透明”,它表明即使在有技术工具作为中介介入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 也主要是投向对象本身,而且当人们熟练使用工具时,那些经常被使用的媒介往往被人所忽视 并消失在使用者的视野中,即从我们的视野中“退场”,这时候,媒介就成为透明的了。也可 以认为,技术装置此时被我们的观察系统所内化,成为我们摄取信息的一个内在的或“有机” 的组成部分,成为我们“生成”信息的一个要素,技术由此内化为我们的一种生成信息的功能 ,使得技术的信息特征得到加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技术作为媒介所面对的现象世界,就是信息世界,技术媒介作为过滤信息的功能,就是对信息 加以处理的功能;技术的这种功能一定意义上是围绕信息展开的,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关 于信息的能生装置。在这个意义上,“透明化的”技术实际上是我们创生信息的“共谋”;世 界是一幅什么图景,对我们呈现什么现象,是我们和技术共同的“建构”。
  技术的这种透明化从而成为我们“共建”外部信息世界的一个内在要素,不仅表现为技术现 象学家们所分析的技术作为观察工具的事实中,而且表现在技术不断被物质性地内置于人体 的过程中,尤其是表现在信息技术将在其高级阶段更深刻地内化于人的过程之中。当某种信 息技术植入于人,并且完全融入于人之后,如基因工程对人的治疗和改造,或生物芯片的植入 人脑,就会使得这些技术作为物理存在而不再是外在于人的了,使得“外来的技术因素”被人 彻底整合后,就成为人自身的一部分而不再像是外在的中介性的东西了。它们所携带的“技 术性信息”同样加入到人自身所进行的各种信息活动之中,包括对对象的感觉和分析,以及形 成行动的目的和意向性,还有作出决策等等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活动之中。如果这样的植入技 术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外来的”技术性信息和我们“内部的”心智信息之间实现了有 机的融合,技术性的处理信息的程序和我们心智处理信息的过程实现了“无缝”的衔接,那么 我们的被技术“武装”起来的头脑所作出的认知分析和判断决策,就将分不清哪些是我们“ 真正的”自由意志所使然,哪些是技术因素所使然;技术此时也成为一种透明的存在,在人的 信息世界的形成中发挥至关重要却又默默无闻的作用。目前,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之一,就是所谓人机和谐、机器围绕人转、芯片植入人脑和人体,即所谓“人—机一体”时代 的到来,信息技术由此将全面渗入人的物质和精神存在,与人自身融为一体,而看不出作为外 在中介的形象。一旦这些信息技术所携带的信息内置于人,将发挥更强大的信息功能,人将在 信息状态上得到更大的改善,此时人作为一种“信息存在”的技术化特征将更突出,这也是麦 克卢汉所说的“被技术修正的人的身体”:“从生理上讲,人在正常使用技术(或称之为经过 多种延伸的身体)的情况下,总是永远不断地受到技术的修改;反过来,人又不断寻找新的方 式去修改自己的技术”[7]。同时也显示了技术的信息功能的更趋强大,这也是信息 主义所预示的人和技术发展的前景。
上一篇:汉初时代:学术的复苏与繁荣——百家争鸣之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