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而不传”的理论追踪(1)(3)
2016-01-23 01:07
导读: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礼记·经解》)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性之华也。(《礼记·乐记》)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礼记·经解》)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性之华也。(《礼记·乐记》)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礼记·中庸》) 子曰:“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大戴礼记·主言第三十九》) 子曰:“有天德,有地德,有人德,此谓三德。三德率行,乃有阴阳。”(《大戴礼记·四代第六十九》)
很显然,先秦儒家的“德”,是一个以《周易》的天道精神为目的,以“尊亲”为基础,兼有仁义礼智信圣,由低而高,逐层递进,最终超越“尊亲”,天、地、人合而为一的、开放的价值体系、提升体系和超越凡俗的扩充体系,它的最后归宿是“天”。以此为基础,孔子主张德政,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王道: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 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ǔ兀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 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荀子·王霸》) 子曰:“圣人爱百姓而忧海内,及后世之人,思其德必称其仁,故今之道尧舜禹汤文武者,犹威致王,今若存。夫民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皇天,上神歆焉,故永其世而丰其年也。”(《大戴礼记·用兵第七十五》)
这种以仁义为皈依,以人民为根本,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当然是面向整个社会而言的。这就是与“孝悌”“小德”相对应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德”精神。只有在这种大德精神的支撑之下,儒家的政治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这种“大同”的政治思想,正是仁义礼智信圣的最后归宿,也是孔孟社会伦理学说的最高理想。这完全超越了血缘宗亲的苑囿。“大同”的实现,来源于“大德”的修养,这正是《唐虞之道》的精华之所在:“古者尧生于天子而有天下,圣以遇命,仁以逢时,未尝遇□□,并于大时,神明均从,天地佑之。纵仁、圣可与,时弗可及嘻。夫古者舜居于草茅之中而不忧,身为天子而不骄。居草茅之中而不忧,知命也。身为天子而不骄,不□也。”(《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第14、15、16简)这是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了,因为它与依托天道、居以待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享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中庸》)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只要你努力学习,努力向善,居仁由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关键就在于这种“大德”的精神超越。正是在这样的理路上,必然性地出现了“禅而不传”的理论。因为只有在“禅而不传”的社会建构下,“大德”的个体修炼才会得到根本的保障。这种“禅而不传”的理论是儒家君权思想的必要前提与依托。换言之,君主,必须是大贤、大德、大圣之人,是天下万众百姓的道德表率,他“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利天下而弗利”(《唐虞之道》第2简),因此他“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中庸》),不是父传子式的宗法血亲家天下的魔头,而是选贤与能、修和与睦的政治理想的代表。换言之,《唐虞之道》的作者以为,不是禅让的君主,并不具备“公心”的君主,没有超越宗法血亲关系的君主,在先秦儒家看来,就是非法的君主!这是我们研究儒家政治伦理学必须注意的一个基本准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