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庄到郭象:自然观的转变(3)
2016-04-02 01:04
导读:实际上,这个“理”只是物与物之间的“分”,所以,郭象说:“以其知分,故可以言理也。” 既然禀有自然之性,那么,其定分已具,任何“定分”之
实际上,这个“理”只是物与物之间的“分”,所以,郭象说:“以其知分,故可以言理也。”
既然禀有自然之性,那么,其定分已具,任何“定分”之外的思虑、忧戒和人为都是有违自然之理的。
郭象也常用“性”与“分”解说万事万物所禀赋的“自然”。郭象认为, 世间万物都是块然自尔,突然而生,掘然而逝,物各有其性分,彼此绝对不同:“各以得性为至,自尽为极也。向言二虫殊翼,故所至不同,或翱翔天池,或毕志榆枋,直各称体而足,不知所以然也。今言小大之辩,各有自然之素,既非蹊慕之所及,亦各安其天性,不悲所以异。” “夫质小者所资不待大,则质大者所用不得小,故理有至分,物有定极”。所以,万物各自独立,各为中心。实际上,这就取消了中心,取消了绝对者。如果说还有什么绝对的话,万物自尔自生,独立自存的“自然之素”“自然之理”才是唯一的绝对。所以,人生天地之间,既不可使人从己,也不必舍己从人。
郭象的“自然”观既有别于庄子的“天之自然”,有不同于庄子后学的“人之自然”。庄子以自然的本真生命为最高的价值原则,在其展开过程中势必以拒绝人类社会历史文明为提升进路。但是,这一价值原则的真正建立,又必须回答现实地生存于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个体生命的自由的可能性。这在理论上和现实人生中都会构成难以调和的悖论。向秀们是看到了这一悖论的乖谬的:“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隽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这不能仅仅看作向秀们在
政治上的退却与趋附。在玄学第三阶段,个人的现实生存始终是士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庄子对“天之自然”即本然世界的无条件认同而又不否定个体感性生命,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极端绝望正是基于对生命之在的挚爱眷恋。这一矛盾恰恰使庄子思想中闪耀出强烈的终极关怀色彩。只是这种终极关怀一旦落实为人间关怀,便会矛盾百出、捉襟见肘。于是,庄子无为无待的逍遥之境就成为让人永远企慕而又永远不能实现的梦境。向秀所谓“巢许不达尧意,不足多慕”,郭象所谓“庄生虽未体之,言则至矣”正是在现实困境中对这种“可爱而不可行”的超越之途的自觉放弃。郭象以“性分”解说“自然”,以“独化”明“逍遥”,以万物“相与不相因”消解终极存在,化解了庄子思想中不可解除的悖论。
大学排名 注释:
傅伟勋《从西方
哲学到禅佛学》第407页,三联书店1989年4月版。
《王弼集校释》第65页,中华书局1980年8月版。
见王叔岷《庄子校释》附录。
《庄子·养生主》。
《庄子·秋水》。
《庄子集释》第97页。
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第394页,三联书店1989年4月版。
《庄子集释》第页。
同上,第页。
《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注,P50。
钱穆《庄老通辩》第364页。
《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注,郭庆藩《庄子集释》P4。
《逍遥游》:“神人无功”注,P22。
《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注,P3。
《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炙”注,P99。
《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注,P56。
《德充符》:“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注,P219。
《庄子·缮性》:“尔将可以语大理矣”注,P565。
《逍遥游》:“此小大之辩也”注,P16。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