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后现代视域中的现代新儒学(3)

2016-04-06 01:17
导读:偏私的弊害。……那里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带来的不只不是一个人性天国,反而是一个人间地 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现

偏私的弊害。……那里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带来的不只不是一个人性天国,反而是一个人间地
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虽仍是当务之急,但
是对于高度发展的国家来说,现代已经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名称,……现代的偏向是必须加以扭
转的。”⑷。立足于这样的认识,新儒家对于扭转“现代的偏向”、成就一个更为合理的现代性
的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概括而言,他们的这一理论立场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了明确的表现。

其一,人生意义的安顿问题构成了整个新儒学的理论落脚点。新儒家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哲学
作为“生命的学问”,其为人生提供价值与意义之终极依托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以生命意义的
安顿作为整个思想理论的旨归,这是新儒学区别于西方建立在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基础之上的现
代性之主流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特质。值得注意的是,新儒家即使是在对科学理性精神的
突显中,也依然没有忘记保守传统儒学的“德性优位性”,依然强调其整个理论系统的基本落脚
点是要以德性的方式来安顿人之生命的意义。在牟宗三提出的“良知自我坎陷”说中,在开显出
了认知主体之后依然强调要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将认知主体收摄于德性主体,就典型地说明了这
一点。

其二,倡导以儒家传统中所富含的以生命意义的安顿为主体内容的价值理性来导引、滋润以科学
技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面对如何调适素重道德理性的儒家传统与以工具理性的极度发达为基本
特征的现代社会的矛盾,新儒家作出了种种理论努力。其有关努力一方面是要在本没有认识论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统,以天人合一、主客冥合为最高境界的儒学传统中安立以主客对列为基本特质的现代认识论。
另一方面,他们的一个更为根本的理论取向还在于,要以道德理性统帅工具理性。这从新儒家反
对用“移植法”从西方文化既有的成就中“拿来”科学理性精神,而总是力图要从在儒家思想中
被认作是价值之源的“仁心”或曰“良知本体”中“开出”科学、民主的理论努力中可以清楚地
看出。虽然正如不少论者已经指出的,新儒家希望从价值世界开出科学理性发用的事实世界的思
维理路否定了科学理性在哲学本体层面的根本地位,从而包含了扭曲科学理性精神的理论可能
性,但是,这其中却又的确体现了以价值理性来导引、滋润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从而
不使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陷于“科学一层论”,不使人沦为科学技术之奴隶的价值取
向。就其理想形态而言,新儒家所希望成就的,是一种既认肯知识理性的重要性又保守德性之根
本地位,包含了“生生而和谐”之人文理想的“现代性”。

下一页

上一篇:理学之地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