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与守静——易、儒、道“静”论合说(2)
2016-04-07 01:05
导读:至日日照最短而日影最长,故曰冬之“至”。但至极之后,阳光直射位置便开始向北移动,日照 逐渐延长。所以,《周易》的卦象在这里所反映的,是先
至日日照最短而日影最长,故曰冬之“至”。但至极之后,阳光直射位置便开始向北移动,日照
逐渐延长。所以,《周易》的卦象在这里所反映的,是先民们对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
就复卦卦象自身来看,它本是由两个三画卦(下震)和(上坤)重叠而成。震卦卦象为雷,卦义
为动;坤卦卦象为地,卦义为静。合起来,震一阳动于地下,象征在阴而静的地下,已开始有阳
气“复”生,所以名为“复”。而《彖传》亦据此解释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披露
给我们的,是天地之“心”的范畴。但是,“心”之一字使我们产生的联想,就如同一团跳动着
的火焰,“动”是它的基本存在特色。那么,这个天地之心以“静”为标识,又是如何来发明的
呢?
2、本静与主静
最早以“静”来规定天地之心的性质的,是魏晋哲学家王弼。王弼认为:
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
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故动息地
中,乃天地之心见也。若其以有为心,则异类未获具存矣。
天地是以“本”为心的,这个本(根本)就是“无”,也就是“静”。不过,“本”虽然说自身
是静,却可以通过“动息地中”的卦象彰显出来。就是说,下卦震虽然象征着动,但这“动”却
止息于静止的大地之中,“动息则静”,寂然无为,所以天地之心不属于动、而属于静的范畴。
在这里,王弼并不是否认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他是肯定天地间“雷动风行,运化万变”的现实
的。但作为一名哲学家,他又想要超越这变化万千的现象世界,寻找深藏于它们背后的不动的本
体。只有以静、以无为心,万物不论类别、亲疏和等次,彼此才能相安相融。道理很简单,你可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以任意设想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冲突,却很难设想动物跟不动之物如植物发生冲突。这就如同
“有”与“有”之间可以相互冲突,而“有”跟“无”却不可能发生冲突一样。
王弼不只注解《周易》,他也注解《老子》。事实上,他据于复卦的“天地之心本静”的思想,
也可以看作是从《老子》的“归根曰静”中推导出来的。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
作,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就是说,万物品类虽然众多,
生态虽然各异,但最后都只有“复”归到它的根本上才能开始生长。而这个根本也就是“静”。
所以,老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宣扬他的静的思想,要求“守静”、“观复”。个中缘由,不论在
老子还是王弼,似乎并不复杂,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也是容易证明的。那就是,有(一切具体的存
在物)总是产生于无,动总是产生于静,从无到有、自静而动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这是从
“顺”的方面看。逆向而观,则是有归于无、动息则静。那么,不论从哪一方面看,静总是占有
着更根本的位置。大至宇宙,小至我们身边的任一具体存在,只要你能“反本”思考,都不难走
向这样的结论。
但是,人生在世,又无不是以“动”为特征的,那他如何才能守静呢?老子提出的基本主张,就
是“不(无)欲以静”。其道理在于,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利益为基本的支点的,都以满足自
己的利益需要为活动的目的,这在
伦理学上也就叫做欲望。因此,如果人祛除了欲望,完全顺从
自然,便会回归到本始之静的状态。
老子的“无欲以静”的思想在后来影响深远。北宋周敦颐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主静”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说。当然,作为理学开山,周敦颐讲“静”也融入了佛教的思想。即“静”又与“净”联系了起
来,既是清“静”,也是清“净”。虽然静的对立面是“动”,净的对立面是“染”,二者似不
相同;但染污的尘世燥动追逐的是利欲,故去欲既是净也是静,二者可以相通。周敦颐本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