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事物的时间结构有久存性与暂存性之分。一般来讲,宫殿、纪念堂、庙宇、金字塔等大多属于久存性建筑,而建造它们用的脚手架、工棚则是临时性、附设性建筑,随着主体工程的完成而被拆除。
事物的结构还有有机与无机的区别。一般来讲,一切生物有机体的结构都是有机结构,而非生物体的结构则为无机结构。无机结构属于可调结构,有机结构属于不可调结构。如人的“四肢不全”只可安装假肢代替,而假肢的功能不可能等同于天生的肢体。而机器人则可随意装配,如有需要则可三头六臂。上面重点讲述了事物的自身结构,事物还有外联结构,即环境结构。近日在中国威海市举办的“国际人居环境展”,则是对环境结构最好的说明。
事物的结构还有“主体结构”与“非主体结构”、“基本结构”与“非基本结构”、“正常结构”与“非正常结构”、“合理结构”与“非合理结构”、“科学结构”与“非科学结构”等等。总之,有事物就有结构,有行业就有行业结构,今天有今天的结构,明天有明天的结构,后天有后天的结构,事事、时时、处处有结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结构观。
三、结构调整是篇大文章
结构是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所有事物及其要素的一切结构。调整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诸如混合、组合、化合、综合、整合、结合、合成、拼凑、排列、搭配、调配、调剂、调换、 置换、转换、重组,调和、调理、调节、调控、有序、协调、平衡,战争、革命、改革、开放、发展、稳定、改变、改造、创造、创新、优化,等等等等,都属于调整的范围。所谓结构调整,就是人为地(不包括事物的自行调节)改变事物的原有结构,或对调整后的结构进行再调整,使其不断优化,只有更好,才能最好,从而使事物的性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从广义上来讲,我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要素(要素也有结构,下同)及其结构,改造事物就是调整事物的要素及其结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在利用或选择或调整事物的原有要素,或制造出新要素,进而选择或调整、整合、优化结构。说“调整结构”是篇大文章,就是说人人都在“调整结构”,时时、处处都在“调整结构”,工作是在“调整结构”,学习、生活、休息也是在“调整结构”,只是人与人调整结构的对象不同、方法不同、目的不同、能力不同、效果不同而已。
就拿写字来说,平常人写字,只是随便的把点画“拼凑”在一起,像个字就行了,事后有时连写字人自己也不认得自己当时写的是个什么字。而书法家的写字是“创作”,需要精心设计每个字的点画形态及其结体,从而写出真、草、隶、篆等不同书体、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使其更美、更具艺术性。在这里,平常人的“拼凑”和书法家的“创作”,都是在调整点画的形态和结构。所不同的是他们调整的目的不同、技法不同、效果不同而已。
作家“调整”的不再是字的点画及其结构,而是在调整字、词、句的组合和搭配,使其成为或诗歌、或散文、或小说、或剧本、或短篇、或宏篇巨著、或过目而忘、或千古流传。写作的过程就是“结构调整”的过程,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