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结构调整”的普遍性意义即是“结构调整”的哲学意义。
综上所述,事物是由要素组成的,事物是以结构的形式存在着,事物的结构有自身结构和外联结构(即环境结构);事物的自身结构又分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而且组成事物的要素也有结构。总之,事事、时时、处处都有结构。认识事物是认识事物的要素和结构,选择事物就是挑选事物的要素和结构,改造事物就是调整事物的要素和结构。同时,事物的复杂性说明了事物的要素和结构的复杂性。凡此种种,都说明事物结构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也说明具体事物结构的特殊性、具体性、相对性、等等。这样就势必赋予了要素、结构和结构调整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遍性意义。
结论是: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要素多样、结构复杂的世界。要素和结构的观点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观点;结构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结构调整法是人们改造事物的基本方法。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要素和结构的历史,一部人类不断地选择、调整事物的要素和结构的历史。人人参与,永无止境,概莫能外,这就是“结构调整”的普遍性意义,亦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意义。
参阅书目:
1. 《科学发现与科学方法》。
作者:黄金南 杨长桂 彭纪南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3 年第一版
2. 《光明日报》 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