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1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1域”。
●很多人很为自己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而沾沾自喜,批评起别人的观点来,总是振振有词。而本人认为,做人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并不难,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和系统地明白1个道理,则是最难的。
●宋朝祥符年间,京都汴梁(今开封)有1座宫殿被焚,皇帝派大臣丁渭主持修复,他制订了1个施工组织方案。考虑到工程需要大量的土,而土源过远,于是就近挖开大路取土,变成1条大沟。又命令挖开汴河与大构相通形成水道,解决了木材等物资运输问题。工程完工后,将残砖断瓦等建筑垃圾填入大沟,恢复大道。1举解决了取土、运输和垃圾处理3个问题,节约银两以亿万计。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共产当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钱3强应邀在会上讲述物理学的研究发展概况。他讲到核原理时,毛泽东插话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是这样。”“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钱3强1时语塞,因其时尚无人提出此问题。他思考着回答道:“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却从容的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1分为2,对立统1嘛!现在,实验室里还没有做出来,将来,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后来,科学实验果然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
内容提要:
前面,笔者阐述和论证了哲学应用的客观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哲学作用的2重性问题。接着,本稿主要探讨哲学的方法问题,指出了客观性是哲学基本要求,而系统性是哲学的最高要求,并着重对哲学的系统性问题进行了说明和论证。
正文: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领域里要求要善于或精于管理。然而要想在实践领域里真正地做到善于或精于管理,其前提首先要在认识领域里做到善于或精于哲学,也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这些,笔者已在前面的拙作中作了1定阐述和论证。本稿着重探讨如何“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问题。
1、客观性要求
所谓客观,通俗地说,就是看问题或事物不能想当然,不能意气用事,也就是不能自己认为或者觉得怎样怎样,而是要与问题或事物的事实相验证。对了,继续发扬;错了,必须要立即改正,并要汲取教训,举1反3,防止再犯同类错误。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早晚都要栽跟头的。因为任何人都要向客观规律低头的,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绝对意义上说,人们只能发现和利用客观规律,而不能创造或改变客观规律。所谓“借风吹火,用力不多”顺势而为而已。不然,就要受到客观规律无情的惩罚。“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客观地看问题或事物,看问题或事物的客观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基本、最初级的要求。
2、全面性要求
所谓全面,就是要1分为2地看问题或事物,也就是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1切问题或事物,在统1中把握和掌控对立,在对立中寻找和体现统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等都是针对全面性而言的。《孙子》的“经5事”和“校7计”也包含这个意思。与全面相反的就是片面。对此,毛泽东在其《矛盾论》中早有精彩的论述,不妨直接照抄下来:“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例如:只了解中国1方、不了解日本1方,只了解共产当1方、不了解国民当1方,只了解无产阶级1方、不了解资产阶级1方,只了解农民1方、不了解地主1方,只了解顺利情形1方、不了解困难情形1方,只了解过去1方、不了解将来1方,只了解个体1方、不了解总体1方,只了解缺点1方、不了解成绩1方,只了解原告1方、不了解被告1方,只了解革命的秘密工作1方、不了解革命的公开工作1方,如此等。1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1切方面、1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1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我们应该记住他的话。”毛泽东先生的论述出自于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针对当时战争情况下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需要而作的,距今已有近710年的时间了,但无疑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生活仍有巨大的现实价值。我们居家过日子、为人处世、做买卖、干工作,合作还是竞争,管理还是经营,认识还是实践,等等,都需要讲究个全面性。否则,难免就会过多地碰钉子、栽跟头。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全面性也是1种客观性,而且还是更为可靠的客观性,也可以说是客观性的升华和提高,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具体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不要讲1面子道理”,“将心比心”,“逆向思维”等等,其实都是针对全面性而言的。
3、深刻性要求
而所谓深刻,就是不能表面地看问题或事物,而是深入问题或事物的内部,去看问题或事物里面的问题或事物,问题或事物背后隐藏着的问题或事物,不能被其表面上的1些特点、现象所迷惑。粗枝大叶,蜻蜓点水都是不行的。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这种说法非常值得商榷。因为这是比较初级的、比较粗放的,也就是比较感性的1种认识,仅仅如此是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的。市场经济情况下,上当受骗的事例屡见不鲜,想当年伪科学也几成气候。究其原因,不能不承认这都与轻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关。举个历史上的例子,唐高宗时期,武则天还不是皇后时生下1个女孩,王皇后因为怜爱并经常逗弄孩子玩。有1次皇后刚走,武则天趁没人将孩子掐死,又盖上被子。不多久高宗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与高宗1起打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就又大声哭闹起来。问身边的人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高宗勃然大怒,认为就是皇后害死的。皇后刚走孩子就死了这是许多人都看见的,事实上并不是皇后害死的。因此,“眼见”未必就是“实”,“耳听”未必就是“虚”。当然,笔者说客观地看问题或事物是“透过现象抓本质”最基本的要求,但并不是全部的要求。因此,“透过现象抓本质”仅有客观性的要求是不够的。因为客观有外在、内在之分。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本质的必然是客观的,客观的未必就是本质的。我们常说“实事求是”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实事”是事实,“实事”中包含的“是”更是事实。“实事”是现象,而“是”才是本质。“是”是更深刻的事实。然而,深刻的东西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凑热闹。”这个“看”,不是用眼睛直接看,而是用脑子去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深刻性要求,是其客观性要求、全面性要求的继续、丰富和发展。
4、系统性要求
所谓系统,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要求的继续和进1步具体,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这源于物质世界的联系性、物质联系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无限性。问题或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又是普遍联系的,同时联系又是有规律的。《老子》的“道生1,1生2,2生3,3生万物”也是在强调这个意思。“系统科学表明,任何事物(问题)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人们“透过现象抓本质”是1个由浅及深、由粗及细、由外及内、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由个体及整体、由小的整体到大的整体……的缓慢发展的过程,而且是1个非常复杂曲折的认识过程。正因为如此,才能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由天真幼稚不断成熟起来。因此,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世界第7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在发言中把物理学家逐层研究物质结构的历程形象地比作剥洋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事物的本质有相对、绝对之分。相对本质较之绝对本质而言是现象,而绝对本质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本质。绝对本质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和最终目的。人们正是通过1层层地对相对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来认识和把握绝对本质,并把人们的认识和把握不断引向深入。这正如毛泽东先生在其《矛盾论》1文中所说:“就人的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1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1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的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过程:1个是由特殊到1般,1个是由1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1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1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这段话里面的“特殊的本质”就指的是相对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就指的是绝对本质。而所谓绝对本质,就是世界观的问题,就是关于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或观点的问题。
5、系统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为什么说系统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和目的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探讨事物的绝对本质呢?或者说,为什么说哲学是关于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的学说?或者说,为什么几千年来哲学总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如何这个基本问题而争论不休呢?或者说,为什么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呢?等等。这些看似是好多问题的问题,其实只是1个问题。正确解答这个问题,是探寻哲学奥秘至关重要的1个环节,这也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哲学在现实生存生活中的客观地位和作用的关键,之所以呼吁人们积极学习、探讨和掌握好哲学的全部意义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才算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呢?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联想到中国有1句非常有哲理的老话,叫作:“不谋万世者,不足谋1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1域”。实质上这句话典型地道破了系统性在实践上,尤其是在认识上的决定性作用,即点出了人们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
6、部分离不开整体
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的话,必须要先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整体,在问题与事物的整体中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否则,人们对部分的认识和掌握就不会是真正的彻底的认识和掌握。为什么?因为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隶属于整体,受整体所决定。比如,我们读书或者看文章,我们要想真正认识和掌握其中1个句子或段落,就必须把整本书或者整个文章通篇读完,否则这个句子或段落的真正含义就不可能弄明白。再比如下棋,没有全局在胸,是下不出1盘好起来的。牵1而动百。每走1步,整个棋局就会有1百个变化,假如不能把这1百个变化都计算清楚的话,需要走的这1步是不可能真正走到好处的。下棋,同样多的棋子,同样多的棋力,为什么会有赢家、输家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赢家的每走1步相对于输家的每走1步更有效率而已,也就是说赢家比输家更会认识和把握棋盘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此,我们还要讲1个在“项目管理学”讲演中人们常常举证的富有深刻经济学意义的经典案例。宋朝祥符年间,京都汴梁(今开封)有1座宫殿被焚,皇帝派大臣丁渭主持修复,他制订了1个施工组织方案。考虑到工程需要大量的土,而土源过远,于是就近挖开大路取土,变成1条大沟。又命令挖开汴河与大构相通形成水道,解决了木材等物资运输问题。工程完工后,将残砖断瓦等建筑垃圾填入大沟,恢复大道。1举解决了取土、运输和垃圾处理3个问题,节约银两以亿万计。这个案例也说明了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对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毛泽东从军事上、政治上也讲得非常到位:“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什么叫“1时”?什么叫“1域”呢?“1时”是“万世”中的“1时”,“1域”是“全局”中的“1域”。所以,《韩非子》“小忠不可主法,小知不可谋事”与《管子》“大德不至贤,不可授于国柄”,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个思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7、整体也离不开部分
我们说,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部分的话,必须要先认识和掌握整体,在整体中认识和掌握部分。然而,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整体的话,又必须先要从认识和掌握部分开始。因为“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全局是由它的1切局部构成的”。因此,人们常说:“饭要1口1口地吃,事要1点1点地做”,说得也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矛盾的?这也是容易引起人们困惑的地方。事实上本质上,我们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因为它是辩证矛盾,但绝对不是形式上的逻辑矛盾,所以,我们又可以说不是。问题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既对立又统1。这个对立统1包含了两个道理:1个是要求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中“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拉车”与“看路”两者要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方能把问题或事情解决处理到好处。否则就很容易“前功尽弃”,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另1个则说明了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任何问题与事物的过程中都会有反复,不是1次性就可以解决的,不是1蹴而就的。我们读书或者看文章,读1遍,读两遍,读3遍……每读1遍的体会都是不1样的。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任何问题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会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呢?原因就在这里。为什么人们会相信甚至迷信经验主义呢?也是这个原因。这也是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的客观根据或理论根据所在。当然,我们承认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并不反对内容上认识决定实践,而且还认为两者是相反相成、对立统1的关系,形式上的实践决定认识要由内容上的认识决定实践来决定,内容上的认识决定实践要通过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出来。此外,这个反复也说明了脑力劳动的艰巨性和繁琐性,其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1点也不亚于体力劳动,但体力劳动是显劳动,而脑力劳动为暗劳动,体力劳动看得见、摸得着,而脑力劳动看不见、摸不着,因为体力劳动是外部劳动,而脑力劳动是内部劳动。同时,这个反复也将脑力劳动同1般的“图省事”、偷懒耍滑、投机取巧严格地区分开来,两者之间有着相对质的差别,使两者不能简单地混淆起来。
8、整体与部分都具有无限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人们要想认识和把握部分,须先认识和把握整体,然而要想认识和把握整体,又须先从认识和把握部分开始。可是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人们又怎么能够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呢?的确,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人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为什么“人算不如天算”呢?就是因为这个无限性,因为世界其外无大,其内无小。比如,部分是整体的部分,1个小整体又是1个大整体的部分,1个大整体又是1个更大整体的部分,以此类推以至于无穷。相反也是如此,1个整体可以分为若干的部分,1个大的部分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的部分,1个小的部分还可以分为若干更小的部分,依此类推也是以至于无穷。因此,按照要想认识和把握部分,须先认识和把握整体,而要想认识和把握整体,又须先从认识和把握部分开始的说法,由于整体和部分的无限性,人们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这也就是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客观根据。我们知道,马列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那么,世界到底是不是可知的?我们的观点是,世界是可知的,又是不可知的,但这个可知是相对的,而不可知是绝对的。因为虽然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但人们可以通过对整体和部分的相对性(相对本质)认识和把握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的绝对性(绝对本质)。这1点,在实践领域里最为明显,人们对问题与事物的所谓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总是通过具体的部分但是在整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的认识和把握来实现的,比如前面已举例过的“善张网者引其咎”的“咎”,再比如“擒贼先擒王”的“王”,“牵1而动百”的“1”,等等。这与战略中的“略”相1致。这也就是唯物辩证法中所说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试想,假如不这样,1个具体人的生命顶多能活百来岁,何来“谋万世”呢?物质世界联系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无限性规定了人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问题的开放性、曲折性和前进性。所以说,世界是可知的,又是不可知的,可知是相对的,而不可知是绝对的,人们的认识和把握是永无止境的。
9、人们的认识(把握)运动规律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人们的认识和把握,总是从相对的具体的部分开始,在认识和把握了1定量的相对的具体的部分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些部分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这些部分之间相同的或者说是共性的东西,然后又会用这个相同或共性的东西作为指导,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把握这些已经认识和把握过的部分,并对过去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1方面。
另1方面,人们还会用这个相同或共性的东西作为指导,用来演绎和推断尚未认识和把握但需要继续认识和把握的其它部分,从而尽可能地增强后续认识和把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个过程,就是从个别到1般,再从1般到个别;这个过程包含了人们认识和把握问题与事物的两个特点:深入性和扩张性。其动力就是人的需求,人的内在需求。在人的需求,尤其是人的内在需求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引导下,人们对问题与事物的认识和把握的“从个别到1般,再从1般到个别”会螺旋式的循环往复地分别向外和向内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