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传统时间观的比较研究

2016-06-27 01:01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传统时间观的比较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何谓“时间”?时间的所谓“本质”是什么?何谓“时间意识”或“时间

何谓“时间”?时间的所谓“本质”是什么?何谓“时间意识”或“时间观念”?它们的所谓“本质”又是什么?这篇文稿并无这样的意图,对诸如此类既古老又“纯粹”的时间进行求索和提供答案。 

本文将集中以下几组同时间哲学有联系的专题。第1组是与人的“时间观念”相关联的理论专题。其中包括:如何“还原”出时间观念的问题;时间观念中的时间样式的划分 问题;时间观念形成的渊源问题;时间观念中的时间维度问题。附带说1句,此处提到的“ 时间观念”是超地域、跨文化的,对任何民族均1视同仁。因此,它可以为研究和比较中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观奠定1个普遍适用的理论基础。 第2组理论专题是:首先纵览中西方时间观的概貌,然后分别介绍和西方传统哲学中的 几种有代表性的时间观。其中包括3个理论专题:(1)综述中西方哲人对时间观念作出的 不同解释。(2)综述中国传统哲学中从《易经》开端的某些学派的时间观,这个专题主要 涉及先秦时期的《易经》、儒家(孔子和孟子)、道家(老子和庄子)、墨家和《易传》中独具特色的时间哲学及其时间观,力求做到“见1斑而窥全豹”。既然只见“1斑”,战国后期的“诸子”,两汉以降的董仲舒、王充、魏晋玄学、中国佛教和宋明……的时间哲学及其时间观皆付之阙如。至于设定超越时间之流的时间观,如董仲舒所云“天不变,道亦 不变”的“天道不变说”的超时间观,又如《大乘起信论》标榜的“1心2门”论,其中涉及与“心真如门”相关的“真如不生不灭”的超时间观,由于篇幅所限,不得不或者割爱或者点到为止。(3)综述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某些类型的时间观,重点介绍延续两千余年从柏 拉图、亚里士多德经圣·奥古斯丁到牛顿、康德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先哲的时间哲学。比方说,基督教教义和基督教哲学涉及的某些时间问题,例如,是上帝在现成的时间流程中创造世 界万物?还是上帝既创造了世界万物,又创造了用来创造万物的时间流程和万物演变的时间流程?均在略加点染之列。 第3组理论专题是:对中国和西方传统哲学的时间观中几个发人深省的方面作1些对比研究 。笔者概括出了以下5个方面:(1)观察时间与体验时间;(2)时间之“体”与时间之“ 用”;(3)依存时间(相对时间)和纯粹时间(绝对时间);(4)实在性时间和非实在性 时 间;(5)线行性时间和周行性时间。要作两点说明:其1,为了设定以上5个可资对比的方面,笔者不得不自创了1组同中西方时间哲学有关的术语。其2,中国和西方传统哲学中 各自的时间观的独特之处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笔者不过是列举出其中的较为醒目者而已。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事象世界及其时间流程 时间是流动不已的。时间之流总是事象的运动变化中的时间之流。换言之,事象世界的动态 过程或行为过程中蕴涵着时间进程。既然探讨时间之流的问题牵涉到事象及事象世界,所以有必要对后者作1些简要的说明。所谓事象,包括有形体之象的各式各样的物体,有相状之 象的声音、气味、味道、硬度、温度、湿度等等,有动态之象的位移、运动、变化、、动作、姿态等等。凡事象皆有形象,都是可观察感知的。(参见拙文《事象·关系· 过程--兼论“物”、“心”和“人”》,载《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ZW)〗从某种事 象哲学的视域去审视, 即可认定,事象及其形象均为“合成性”的,因此有可能在事象哲学的视域中对它们作出相应的“分解”。同理,从上述事象哲学的视域去审视,还能认定,事象世界内的时间之流也是“合成性”的,对任何样式的时间进程也能进行相应的“分解”。分解事象世界内的各种时间之流,需要寻找1组既相关又合适而且可操作的术语,笔者选择了胡塞尔在阐释现象学 时创立的“悬搁”、“还原”、“剩余”等可操作的术语。应该作1点声明:当我使用此类术语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胡塞尔赋予它们的原义。 事象及其形象在事象哲学层面上的分解可以采取几种方式,其中的1种方式只涉及事象的可 观察感知的形象。运用这种方式可将事象的形象中属于或被称为“物象”的方面“悬搁”起来,“剩余”的则是属于或被称为“实象”或“映象”的方面。倒过来讲,将事象的形象中属于或被称为“实象”的方面“悬搁”起来,“剩余”的就是属于或被称为“物象”的方面。打个比方,如果事象及其形象是个硬币,其1面是“物象”,翻过来,另1面就是“实象 ”。说到底,“物象”、“实象”云云,不过是同1形象的两个不同的“显示面”或两种不同的“说法”而已。ゾ俑隼子,被我们叫做“书桌”的那个事象有形体之象,桌面是长方形的,有4条桌腿…… 如此种种,从1个方位去审视,这里有1个名为书桌的事象及其形体之象的“物象”,至于它又是视觉之内的“实象”就不作考虑了(已经“悬搁”起来了)。换1个方位去审视,我们看见了1个名为书桌的事象及其形体之象,在视觉中有1个关于书桌的形体的“实象”,至于这个“实象”是否来自它之外的“物象”则勿须过问了(已经“悬搁”起来了)。ザ允孪笫澜缒谠毯于各种形象中的时间之流,也可运用上述方式作出相似的“分解”。还记得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说过的1句名言:“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1条河流”,“因为河水中的水是不断更新的”。其理由是,1切都在变动,河水也潺潺流动,第2次涉足的河水不 再是第1次涉足的河水了。河水流动暗示时间流动,时间流动潜藏于河水流动之中。时间之流像河流1样滚滚向前,因此第2次涉足的时间段已经不同于第1次涉足的时间段。流动的 河水之象以及相关的时间之流,从1个方位上讲,它是“物象”中的时间之流。换个方位讲,它又是赫氏观察感知着的“实象”中的时间之流。其实,事象的形象中的时间流程在传统 的本体论意义 上是“中性”的。区分“物象”中的时间流程和“实象”中的时间流程,区分“客观时间” 和“主观时间”,不过是按照事象哲学的要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同1个事象世界及其形象中的时间流程而已。这种区分并不包含传统的“唯物”或“唯心”之类的本体论或认识论的预设或承诺。之所以对“中性”的时间流程作出上述区分,是因为笔者筛选了“实象 ”中的时间流程作为思考与时间有关的哲学问题的基石。ジ芯踔觉的“实象”经常潜入记忆之中,在回忆活动里转化为与“实象”对应的“心象”。同理,“实象”中的时间流程也经常转化为回忆中的与“心象”相关的时间流程。“实象” 和“心象”中的时间流程,再加上想象着和思考着的时间流程,构成了“时间意识”或意识到的时间流程。时间意识经过提炼、整合萌生了“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笔者选取的研究某些时间哲学问题的起点和支点。古今中外的哲人直接面对的是自己的或他人谈论着的时间 意识或 时间观念,然后推演并建构他们的时间观和相应的时间哲学。正因为如此,由事象世界中的时间之流“还原”而成的时间观念,同样可充当对中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观进行比较研究的起点与支点。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时间观念的样式之划分 

时间观念中的时间样式的划分,是我长期反复思考的有关时间哲学的理论问题之1。我考虑 的是,最基本的时间样式到底是2分的、3分的、还是4分的。“2分法”是研究者对时间样式进行分类的最常见的模式。麦克塔嘉特(J盡盓盡c Taggart,1866~1925)的模式 颇 有代表性,他提出将时间划分为A系列和B系列。时间的A系列以先后为标志;时间的B系列以现在、过去和未来为标志。这样的“2分法”模式颇有道理,而且简便可行。不过,此等时间流程的2分模式,尚有待于进1步拓展和深化。我也考虑过“3分法”的问题,这就是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物理时间推广1步就是自然时间;人文时间的核心部分是历 史时间;心理时间的核心部分是体验时间。把上列时间划分的“2分法”和“3分法”模式结合起来,不难形成如下的看法:所有的时间流程都有个先后的问题。心理时间或体验时间 ,人文时间或时间,除了有个先后问题之外,还包括有“现在”、“过去”、“未来” 的问题。 何谓“物理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在何处起步去划分时间观念中的3种时间样式?用什么方式才能在时间观念中凸显出这3种时间样式?回答上列问题之前,先讨论 另1组更具有基础性的问题。 

 前文已经谈到,事象哲学认定,事象或事象世界是“合成”的,因而可以进行“分解”。另外还谈到,用某种方式将事象的形象分解为“物象”方面和“映象”或“实象”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除此之外,还能采用另外1种方式对“合成”的事象或事象世界进行有别于前1种方式的“ 分解”。2者不同之处在于,第1种方式针对事象的形象,第2种方式直指事象本身。运用第2种方式对事象进行分解必须设立两个前提:其1,任何事象或整个事象世界都是由“物 ”的要素、“人”的要素和“心”的要素化合而成的,所以有可能从事象或事象世界内分解出物理事象、人文事象和心理事象。其2,对3类事象的“悬搁”与“还原”,仅仅涉及审视方位的转换,而勿须作出传统的1元论,2元论或多元论的本体论预设。(为了节省篇幅 ,有关如何分别“悬搁”与“还原”出3类事象的过程问题,姑且存而不论。)デ拔囊嘣谈到: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同样是“合成”的,同样可以进行“分解”。现在有条件来讨论本节开头部分提出的问题了。根据刚才列举的两个前提,我们也能按第2种方式对 进入观念中的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进行“分解”,分解出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人文时间或历史时间,心理时间或体验时间。“分解”的步骤可作如下的简述。 其1,将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中的物理时间和人文时间“悬搁”起来,不加考虑,可“还原 ”出心理时间,即心理事象中的时间流程。时间观念中的心理时间是时间哲学或心理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所谓心理时间大体上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⑴感知到的与“现在”有关的时间流程;⑵回忆中的与“过去”有关的时间流程;⑶预期中的与“未来”有关的时间流程;⑷ 想象中或思考中展现的时间问题。 其2,将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中的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悬搁”起来,不加考虑,可“还原 ”出人文时间,即人文事象中的时间流程。时间观念中的人文时间是时间哲学或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所谓人文时间大体上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⑴人的行为或人的实践活动中含有 的时间流程;⑵生活、历史发展和人生经历涉及的时间流程;⑶人的说写活动谈论着的时间问题。 其3,将事象世界的时间流程中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悬搁”起来,不加考虑,可“还原” 出物理时间,即自然事象中的时间流程。时间观念中的物理时间是时间哲学和自然的重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要研究领域。所谓物理时间大体上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⑴物体运动的时间进程;⑵光、电磁、热量、声音等等物理事象的辐射或传播涉及的时间进程;⑶生物进化、地质演化、板块漂 移等等自然事象含有的时间进程。 不论是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不论是人文时间或历史时间,不论是心理时间或体验时间,都有个怎样分段和如何计量的问题。或者说,都有1个以什么为划分标准?以什么为单位 ?对时间流程进行分段和计量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还有1种作为时间段落划分和数量计算的时间样式。这个时间观念中的第4种时间样式可以叫做计量时间或标量时间。我们日常运用 的年、月、日、时、分、秒等等,都是计量时间或标量时间。自然时间和相关的物理时间、天文时间,人文时间和相关的历史时间,心理时间和相关的回忆过去的时间、展望未来的时 间,无1不需要用标量时间来分段或计算。因此,我又倾向于观念中的时间样式的“4分法 ”:(1)标量时间,(2)自然时间(含物理时间和天文时间);(3)人文时间(含历史时间和 人生历程);(4)心理时间(展望未来和回忆过去)。 

3、时间观念的渊源 

人的时间观念来自何处?简单地回答,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然而泛 泛地谈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只涉及到运动过程中的时间或运动速度中的时间。这样的时间流程是模糊不清的,难以分段和计量。原始人或上古人几乎不可能从这种模糊不清和难以计 量的时间流程中形成明确的时间观念。严格地讲,人类的时间观念主要来源于观察到的自然运动(含天体运动)和人文运动(含历史进程)的有序性,来源于此等有序运动的节律性或 律动性。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的有序性运动及其周而复始、循环渐进的节律或律动,才是人类形成时间观念的真正源泉。 人人都可以在观察中印证,有些事象的运动是有秩序和有规则的。在有秩序和有规则的事象 运动 中,又不乏有节律的律动或脉动。在节律化的律动或脉动中,每1个环节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比方说,人们观察感知到的世界之内,太阳1起1落,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周而复始。视域中太阳运行的起落是有序的、节律均匀的。人类就把太阳每次升落、无限循环往复中的每1往复的环节叫做1天、1日或1昼夜;“天”、“日”或“昼夜”就是太阳在空间运动中的1次循环或1次往复。每1天或每1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同样是均 匀有序、节律分明的,于是,人类又把1天划分为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夜间。又如,春、夏、秋、冬自然物候的运动变化也是均匀有序的,同样是节律分明的。人类把物 候的每次显著变化和下1次物候变化之间的时间流程划分为季节。春、夏、秋、冬4季合起来也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1个4季过去了,又来1个4季,每个4季合成1年。在1 个4季之中,从居住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人看来,太阳有时候偏南,有些时候当顶或基本当顶。太阳在天空中的“偏南”和“当顶”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其有序性和节律性是显而易见的。太阳如此这般地循环1次,就称为1年。再如,月亮在人的视域中运行和变化,从圆 到缺,从缺到圆,从盈到亏,从亏到盈,从朔到望,从望到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也是均匀有序、节律分明。从1次月盈到另1次月盈,从1次朔到另1次朔,凭着观察月亮运动 变化的秩序和节律,节律中的1次周而复始,人们把它叫做1个月。 把年、月、日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标量时间中的历法时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都有1套属于自己的历法和历法时间。1年划分为12个月或10个月,1个月又划分为30日、31日或29 日(阳历的2月份除外)。年、月、日这种历法时间已成为最基本的标量时间。中国传统的历法,把60年定为1个甲子。西方中世纪之后的历法则把1百年叫作1个世纪。古今中外为 了计时的方便,还进1步把每日划分为若干时辰或小时。在中国传统的计量时间观念中,把1日划分为12时辰。在西方传统的计量时间观念中,则将1天划分为24小时。在小时之下, 根据需要又划分出分、秒、毫秒和微秒,等等。 自然时间中的物理时间是用标量时间去计算的。标量时间可用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或加速和减速。物理学家总是用小时、分、秒等等标量时间使运动的速度全部量化。自然时间中的 天文时间,也是用标量时间去计算的。例如,光运行1年所需时间可用“光年”来量化,天文学家还用“光年”来计量恒星、星团、星系、星系团……相互之间的距离和它们与地球 之间的距离。人文时间或历史时间,当然也需要依靠标量时间或历法时间去分段,去计量。中国古代,从《春秋》3传开始,就是以年、月来划分和计算历史时间的,形成了世 界上最古老的编年史之1。在古希腊同样出现了以年为计量单位的编年史,如《希波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等。バ睦硎奔浠蛱逖槭奔洌除非不分段,若要分段,也离不开标量时间或历法时间。打个比方, 我回想1下,昨天做了哪些事。我记得那件事发生在10年前,发生在1991年的10月份。又如 ,我计划明天下午去参加那个会。我期待着明年的生活会过得更充实。总之,自然界的时间 流程或天文时间、物理时间等,人文领域的时间流程或历史发展、人生经历等,心理活动的时 间流程抑或回忆往昔,期待来者等,只有经过标量时间的标准或规范的处理,各种样式迥异 的时间流程才能得到比较精确或明晰的量化与区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的3个维度 

人人都关心时间问题,人人都具有某些时间观念,人人都以为他对什么是时间了如指掌,并 能作出明确的回答。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物进化论者、地质进化论者,都牵涉到时间问题。人文科学家,尤其是历史学家、文化学家、社会学家,更是处处要引入时 间观念。心理学家、思维学家,也需要研究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涉及的时间流程。上述学科的研究者大多认为,他们熟知所研究的领域中的时间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更是从不同 审视方位对时间哲学(即专门研究有关时间问题的哲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形而下或形而上的思考。不可否认,研究时间哲学是哲学中的1个老大难问题。什么是时间?表面看来,很 好回答,若加深究,就会感到极难回答。正如大家所熟知的奥古斯丁的1段名言:“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便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 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2页。)プ匀皇奔洌特别是物理时间,只过问物理事件发生的前后问题,物体运动或能量运动其速度 中的时间问题。也就是说,只涉及到A系列的时间,而不涉及到B系列的时间。物理现象的观测和实验是可重复的,物理世界大约没有“现在”、“过去”和“未来”的问题。自然科学中的生物进化史和地质演变史,虽然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生物进化和地质演变中的“现在 ”、“过去”和“未来”的问题。然而,他们不会去追问:“现在”意味着什么?“过去 ”和“未来”又意味着什么?人文科学研究者,如历史学家、文化学家、社会学家等,当然关心各种历史过程,文化模式或社会形态的过去、现状和将来走向,不过,他们也未必对“ 现在”、“过去”和“未来”作出哲学的研讨。心理学或思维科学,虽然关心指向过去的回忆活动,或针对未来的期待活动,然而此等学科,1般也不会对“现在”、“过去”和“未来”作哲学的解析。ゴ尤宋牡慕嵌群托睦淼慕嵌榷寄芄鄄旌吞逖榈健跋衷凇薄ⅰ肮去”和“未来”,都能确认3者之间的联系和3者之间的区别。空间有3个维度,即长、宽、高。其实,时间也有3个维 度,这3个维度就是“现在”、“过去”和“未来”。离开了时间的3个维度,就谈不上时间流程和时间观念。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都有个

[1]    

    上一篇: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