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1)
2013-10-29 01:33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变更会计原则、计量基础与会计处理的方法都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变更会计政策所形成的影响数全部属于暂时性差异,而暂时性差异只影响所得税费用,不影响应交的所得税。由此可见,在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无需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进行调整,只需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来调整其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现举例分析如下。 例如:由于试行新会计准则,某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2006年年初使用的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税法规定: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为先进先出法。该上市公司2006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2006年存货期初余额为100万元,后进先出法下销售产品的成本为40万元,先进先出法下销售产品的成本为25万元,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率为3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两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存货计价方法会计处理的差异,并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调整。 一、解析过程 (一)后进先出法 1.利润总额=1000-40=960 2.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 3.应纳税所得额=960+15=975 4.应交所得税=975×30%=292.5 5.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15×30%=4.5 6.所得税费用=292.5-4.5=288 7.净利润=960-288=672 8.盈余公积=672×10%=67.2 9.未分配利润=672-67.2=604.8 10.会计处理: (1)借:主营业务成本40 贷:库存商品40 (2)借:所得税费用288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92.5 11.资产负债表 (二)先进先出法 1.利润总额=1000-25=975 2.暂时性差异=0 3.应纳税所得额=975 4.应交所得税=975×30%=292.5 5.所得税费用=292.5 6.净利润=975-292.5=682.5 7.盈余公积=682.5×10%=68.25 8.未分配利润=682.5-68.25=614.25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务处理
企业间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标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