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适当减税初探(1)

2014-11-26 02:13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适当减税初探(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全球减税浪潮将会影响到我国的资本吸引力,我国总需
摘 要:全球减税浪潮将会影响到我国的资本吸引力,我国总需求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尚需继续实施,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国债投资的经济效益开始下降。适当减税已成为我国目前增强资本吸引力、扩大总需求的必要选择。  关键词:适当减税 总需求 选择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  (一)经济紧缩和经济全球化带来全球性减税浪潮  自1997年英国将其公司所得税税率下调2个百分比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连绵不断的大规模的减税活动。例如: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马来西亚、以色列、印度、希腊、巴基斯坦等国家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减税措施。减税范围之广、幅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呈现的通货紧缩趋势不无关系。同时,也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对国际资本和人力资源的争夺,由于经济全球化给资本和人力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流动,导致资本和人力资源大量流向税率低、获利能力强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减税已成为许多国家为了在争夺战中获胜而采取的有力措施,这也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资本吸引力。  (二)我国总需求不足的压力继续存在  1.严峻的外部环境使出口对总需求的拉动有限。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发展速度自1975年来首次同步下滑,据IMF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4.7%下降到2001年的1.3%,同期欧元区从3.5%下降到1.8%,日本从1.5%下降到2001年的-0.5%,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已下降到1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美、欧、日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如2000年我国对美、欧、日的出口额已占到总出口额的56%,这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低潮,对我国的出口有着直接影响。事实上,我国净出口额自1998年来是逐年下降:1998年为436亿美元,1999年为292亿美元,2000年为241亿美元,2001年又减少约80亿美元,预计2002年会进一步减少。可见,依靠出口来拉动总需求是很困难的。  2.我国投资增长主要依赖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启动乏力。自1999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但大部分依赖政府投资,主要依靠国债发行。大量的国债投资是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调整,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等,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财政风险,使赤字规模与国债余额加快增长。  与此同时,社会投资的潜力则远未被挖掘出来。一是由于国有企业税负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居民购买力偏低等原因造成社会投资能力有限。二是效益好、见效快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不多,使投资者缺乏好的投资方向。三是由于税制对投资有抑制作用,虽然已颁布了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对企业设备投资实行按40%抵免企业所得税的鼓励投资政策,但力度还不够,这从对企业和个人获得的股息征税等方面可以看出来。四是国债投资对社会投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挤出效应。  3.居民收入偏低制约着消费需求。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仅比上年增长2.1%,大大低于城镇居民6.4%的水平。特别是我国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尚需解决温饱问题。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很多,但农民税费负担过重、乡镇企业不景气应是其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城镇人口的工资近年虽有较大提高,但就业形势严峻,2000年国企下岗职工已达到657万人,这还不包括其他企业失业人数和隐性失业人数。而且,城镇居民收入的分配呈分化趋势,社会总收入虽不断增加,但增量部分被占人口约20%的高收入人群获取,不少低收入居民收入则呈相对下降趋势。由于高收入人群收入虽高,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者却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提高不明显。再加上居民对住房、教育、养老、医疗改革的预期,使得有限的收入更加不可能大量用于短期消费。  (三)我国财政连年增收,近年税收收入持续增长据2002年财政预算报告,2001年财政增收2976亿元,每月税收平均超过1000亿元,全年国税收入首破万亿大关,总收入达15172亿元。这已是连续八个年头增收千亿元以上,1994—1998年间平均年增幅为17.8%,到2000年,全国财政增收1936亿元,增幅达22.2%.应该说财政连年增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与近年税收加强征管有关,但同时也说明在一些方面税收负担较重。我国税收收入近几年持续增长,已大大高于GDP增长速度,税收弹性系数在1999年最高达到3.33.在当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全球减税浪潮的经济形势下,税收收入增长应该说是很快的。  二、适当减税的思考  (一)关于减税的空间问题  目前有一些观点认为当前实施减税政策是不现实的,主要原因是税收占GDP的比重过低,减税空间不大。但我国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不能单纯用税收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我国宏观税负。由于我国收入的构成较为复杂,采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我国宏观税负应该更科学,以2000年为例,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4.1%,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则高达25.1%,有专家认为这一比例已超过30%,高于发展中国家16%~20%的水平。其次,我国税负与有些国家相比的确较重。从我国主体税种来看,增值税若从目前的生产型增值税转换成消费型增值税,则实际税率高达23%,高于一些国家20%以下的平均水平。我国企业所得税目前实行33%的基准税率,对中小企业适用27%和18%两档低税率,而英国公司所得税税率已降至30%,对中小企业降至20%.加拿大自2001年起公司所得税税率从28%逐步降至21%,德国公司所得税税率已统一降为25%,美国则实行15%、18%、25%、33%四级超额累进税率。这还未考虑我国企业所得税严格的税前扣除规定,我国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的现实及税外收费等问题。再次,政府机构过于庞大,大量的行政性支出挤掉了一部分减税空间。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由改革初的4.7%上升到目前的12%左右。若能有效地明确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就可为减税提供一部分空间。  当然,大规模减税确实会使财政难以承受,从而会影响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但结合税制改革的适当减税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有减税空间的。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的挑战及对策
上一篇:“一事不再罚”原则在偷税处罚中的适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