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财政的困境(1)(3)
2015-11-05 02:23
导读:税收的宏观调控与精兵简政 这几年确实是最舒坦的几年,税收连续7年超GDP增长。尤其是1997年之后,税收弹性系数大幅度提高,1997~2
税收的宏观调控与精兵简政
这几年确实是最舒坦的几年,税收连续7年超GDP增长。尤其是1997年之后,税收弹性系数大幅度提高,1997~2000年,税收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98、1.89、1.88、2.5,而1990~1996年税收弹性系数都小于1,平均为0.61。然而,粗放外延式的财政政策势能将被耗光。
财政支出几乎每三年半就翻一番,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政府不是一个廉价政府,而是一个最昂贵的政府。我们的政府之所以昂贵,不仅是因为需要养活4000多万吃财政饭的人,而且还因为它不是一般的政府,它还是一个财政职能大大越位、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我们的政府是30万个国有企业的最终结算单位,至今政府仍控制着主要资源和生产要素,一方面产生着寻租和腐败,另一方面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仍十分困难,市场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能挣钱的东西经常抓在自己的手里不放,不让老百姓干,而又将许多包袱甩给老百姓。老百姓的预期不好,内需就很难启动,光靠增加赤字、发债和政府的投入解决不了紧缩综合症。民间发现的市场商机,利润一露头,马上就有政府部?quot;规范管理",设租、寻租,如此环境下,合法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合法。农民进城打工,15年工资不变,已苦不堪言,现在又出现民工接受省和民工输出省双项收费。中国行政审批上马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之日就开始亏损的占25%,真正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转,能够还本付息的不到5%。与国际接轨,实行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的税制,目前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中国政府已经进行了4次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结果都是越精简越臃肿, 发展 再快的经济基础也支撑不起叠床架屋的上层建筑。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
对国家、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再认识ぁ—兼评公共产品
转变地方财政职能与建立地方公共财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