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税务筹划探析(3)
2016-09-09 01:09
导读:与前面提到的将一个业务流程分拆到两个子公司相反,有的企业存在混合销售行为,即企业的同一销售行为同时涉及货物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按照有关规
与前面提到的将一个业务流程分拆到两个子公司相反,有的企业存在混合销售行为,即企业的同一销售行为同时涉及货物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按照有关规定需要统一缴纳增值税。由于现实中此类非增值税劳务可抵扣进项税很少,客观上造成该项业务承担了较高税负。假如企业能根据涉税的不同而分别设置子公司,减少混合销售行为,合法地为各项业务选择最有利的税率,同样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五)提前确认收入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预先缴税 国有企业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经营者的薪酬。当企业经营不善不能完成经营目标时,有的经营者受利益驱使,授意财务人员采取提前确认收入等办法人为增大财务成果。随着这类收入和利润的增加,企业的各项税收也要相应增加,会给企业带来较大负担和压力。特别是当这些已确认的收入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根本无法实现时,企业将要承担包括税金在内的多项损失,不利于企业进行自身积累和。 由此可见,税务筹划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更有必要在税务筹划方面努力探索,在企业改革重组和整合资源过程中,事先考虑税务,利用国家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和合适的处理,选用合适的组织形式和投资方式,积极进行税务筹划,合理节税,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四、提高税务筹划水平的建议 企业是税务筹划活动的操作者,企业自身的筹划意识和筹划技能是成功开展税务筹划、节约税金支出的关键。外部环境再好,没有内部动机和能力,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无异于纸上谈兵。从企业内部来看,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要树立税务筹划意识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税务筹划方法减轻企业的税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通行的法则。相比之下,企业树立筹划意识并把它融入到企业经营决策的始终,要比机械地,运用几个具体方法更为重要,毕竟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税务筹划意识,也就不可能有税务筹划行为。 长时期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企业领导习惯于在对外关系上听命于人,对税务活动也是如此。由于其对财务、税收知识欠缺了解,加上上偷逃税款成风,因此涉及到企业税务时,脑子里想到的就是找政府、找税务局长、找熟人,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情关系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根本就不具备自身进行税务筹划的意识。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来讲,限于税法知识的了解,往往以为领导在税务问题上神通广大,不仅在财务决策之前难以想到节税筹划,而且碰到税务事务就找领导,不能为企业财务管理发挥决策筹划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到位,依法治税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企业必须彻底摒弃这些在计划经济下无关痛痒的做法。作为领导不仅要做到自身税收政策法规的学习,树立依法纳税、合法节税的理财观,而且要积极关注企业税务筹划,从组织、人员以及经费上为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提供支持。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消除自身核算员的定位思维,向管理决策者角色转变,而且应加紧税法知识的学习,培养筹划节税的意识,并将其内化于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通过为企业开展税务筹划,为财务人员赢得更高的职业地位和领导的重视。
(二)规范税务筹划的基础工作 设立完整、规范的会计账目和编制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既是国家有关《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也是企业依法纳税、满足税务管理部门要求的基本需要,同时又构成了企业税务筹划的微观技术基础。完整、规范的会计资料便于企业对税务筹划进行量化分析,为提高筹划效率提供依据。针对我国大多数企业会计账目不全,假账、乱账不断的现象,有关监管部门除要加大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管理外,作为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更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依法建立会计账簿,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为企业的税务筹划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企业还应对其各个业务流程和收费项目进行细分,根据财务数据认真分析各项业务和项目的独立性和依赖性,除考虑发展机遇和管理要求外,还应综合考虑各项税负的影响,为企业的改革重组做好税负基础分析工作,尽量减少整个企业的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