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角:收进来源国与跨国公司的税收博弈(2)
2016-09-12 01:09
导读:4 垄断与内部化上风。(1)垄断上风。垄断所具有的自身上风是现代跨国公司形成的重要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资本上风,也形成了其他
4 垄断与内部化上风。(1)垄断上风。垄断所具有的自身上风是现代跨国公司形成的重要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资本上风,也形成了其他多种上风,如技术上风、无形资产上风、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技巧的上风、产品多样化上风、低本钱要素投进和治理一体化上风等。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从资本、产品、市场垄断进而发展到治理、技术、人才垄断。当然,随着垄断的逐渐加强,跨国公司对市场竞争的抑制性也日益明显。(2)内部化上风。经济学家鲁格曼(Rugman)把内部化定义为“在企业内建立一个内部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市场取代外部不规则市场,并且由行政命令来解决企业的资源配置题目。企业组织由内部价格(或转移价格)来调节,并且使内部市场像潜伏的规则市场一样具有效率”。跨国公司内部化是该定义的延伸,即当内部化的范围超越国界时就形成跨国公司内部化。由于现实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很多市场的不完全性,因此,企业总会有强烈的内部化倾向。国际市场上众多的贸易壁垒和其他程度更高的市场不完全,使跨国公司的内部化倾向更强烈,而内部化结果使跨国公司形成内部化上风。跨国公司内部化上风表现为:一是避免或减少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本钱,同时可以控制要素市场而增强竞争上风;二是形成跨国的内部化转移生产要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企业的特定上风,同时可以避免或减少政府的干预,避免或减少汇率风险,利用不同国家税收政策的差异所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机会;三是内部化所形成的子公司网络中,不同子公司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市场,以便分割市场,并利用价格歧视获取垄断利润,同时,也可以获取规模经济的利益。内部化市场的最大上风即重要特征就是转移价格的运用,在以股权控制关系为纽带的***公司或子公司之间运用转移价格可灵活、优化地配置公司要素资源,以达到全球范围内的利润最大化。要建立内部化上风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不断进步内部化程度。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中国作为收进来源国的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片投资热土,跨国公司的大量涌进与飞速发展就是例证之一。作为收进来源国的中国具有吸引跨国公司的上风包括:
1 开放的经济政策上风。加进世贸组织,持续引进外资,鼓励跨国公司进进中国,逐步开放中国的所有市场领域,取消各种限制,使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保持长期稳定,使全球投资者对我国布满信心。连续多年以来,我国都是引进外资的大国。
2 巨大的市场潜力上风。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汽车、房产、旅游、娱乐、邮电通讯、电子商务等市场都存在着难以估量的发展生机与潜力,这些对以追责备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跨国公司来说都是极具***力的。
3 各种鼓励投资的优惠措施。中国法律给予外资的优惠政策是多方面的,其适用范围和优惠程度也是相当广泛和极其特殊的,尤其是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跨国公司的各种优惠为世界少见。这些优惠待遇对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曾经起过并仍将起到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4 本钱上风。据估计,在类似中国这样的低本钱国家进行采购的跨国公司大约能实现20%~40%的本钱节约。这些本钱上风来自于几个因素:更低的人力本钱、更低的资本投资本钱、更低的本地采购本钱、更接近消费市场、更大的经济规模,以及政府的激励。而最主要的上风来自于人力本钱的差距。中国有数目巨大且技能熟练的廉价劳动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均匀收进即是美国工人的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2~2003年,据一个美国专家的调查结果,美国制造工人的均匀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仅相当于美国的3%。中国的劳动力本钱不到巴西和墨西哥的三分之一,与印度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