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税收均衡入库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2)

2017-07-08 01:09
导读:三、实现地方税收均衡入库的政策建议 税收来源于,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调控杠杆。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税收均衡入库,对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
三、实现地方税收均衡入库的政策建议  税收来源于,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调控杠杆。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税收均衡入库,对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在经济的前提下,税收收入实现均衡入库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减少经济波动对税收的。经济决定税收,要保持税收收入稳定的增长幅度,发展经济是基础和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规模总量扩大了,税款入库受单个或某些经济税源变动的影响才有可能变小,波动才能趋稳,税收收入均衡入库最终才能实现。,我们应该抓住进步、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合理配置和整合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由水平扩张向纵深提升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整体素质和后劲,努力解决制约地方税源发展的各种矛盾,促使地方税源步入健康、稳定、与经济协调增长的轨道。一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高新经济对地方税收的贡献能力。应立足优势领域,依托重点,追踪世界前沿技术,重点发展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群,使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大部分企业具备生产高、新、精、特产品的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二是大力发展与地方税源相关度较高的第三产业。运输、建筑安装、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业、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项目,投资周期短,市场潜力大,能够迅速形成税源,应高度重视其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商品房的开发与销售量近几年增幅均在30%左右。目前如能在一些环节上有所突破,可形成新的税源。三是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各级政府应因势利导,引导国有经济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人标准,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体制创新,逐步转向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积极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加强税收预测工作,建立税收收入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税收预测体系。坚持从税收的角度经济,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税收,掌握地方经济发展态势和税收工作形势,采用科学的,研究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物价指数、投资、出口、金融贷款等经济宏观指标的关系,研究一、二、三产业、各行业、企业提供税收收入的能力,寻找税收收入与经济关系的,科学、准确地预测一定时期各行政区域的收入规模,从而为合理确定税收收入计划提供依据。其次,要建立现代税收收入管理考核机制。应以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为基础,以税收收入预测为出发点,以纳税能力估算为参照,以税源控制和现代税收征收管理为依托,建立税收收入综合考核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税务部门的工作绩效。同时,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通过把全年及阶段收入目标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的奖惩结合起来,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完成收入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三,要牢固树立均衡入库观念。税务部门要改变组织收入前松后紧的做法,坚持“年初视同年底抓,月初当作月底干”的工作思路,按照组织收入“上旬占大头,月月达进度,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年终要提前”的原则,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  (三)继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税收工作的要求,要把ISO9000系列全面质量管理引入税收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搞好制度建设,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税收工作的过程控制,进一步增强税收工作的透明度,全面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是提高对高收入群体的监控力度。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收入行业和个人实行自行申报,通过开展纳税约谈、能力评估等对其收入情况实行档案管理,有效加强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二是加强对特殊行业企业的征收管理。积极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和开展税务发票“双奖活动”,制订完善的高校后勤、机关后勤、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个人境外所得等税收管理办法,推行中、小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加强对租赁业、餐饮娱乐业、建筑业、个体运输业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税收的征收管理。三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对涉税举报案件和服务旅游、交通运输、餐饮娱乐业等重点行业以及盈利性医疗机构、村委会、街道办事处、高校、事务所涉税收入等执法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检查,提高案件查结率和处罚力度,增强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同时,对各地列入重点整治市场名单的重点纳税业户和市场经办单位组织一次税收专项检查,清理漏征漏管户,对“双定”个体工商户进行一次全面的定额调整,解决市场内业户定额偏低、税负偏轻的。四是大力清缴企业欠税。要对欠税企业,尤其是欠税大户,进行认真的摸底排队,掌握底数,制定清欠计划,限期清缴欠税。  (四)以税收信息化为依托,逐步实现全面税源监控。税源监控是对税收来源状况、发展及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是做好税收预测、提高均衡入库水平的前提。要按照“总体规划、集中数据、方便查询、全面监控”的原则,在新的征管信息系统平台上,依托税务系统机广域网,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集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为一体的,功能齐全、传输及时、反应迅速、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源实时监控体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情况。要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的版税收核算软件,对税收资金及其运动实现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监督与控制,争取全面实现县级税收会计集中核算,并在网络改造升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区域性相对集中的综合数据库,实现对税收收入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动态查询。同时,要建立重点税源监控分析系统,通过对各类重点税源户的生产经营与税收征收情况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进行有效监督。要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纳税能力估算,研究各产业、各行业的重点税源企业收入规模与相关的国内生产总值、行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实现利润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分析测算各产业、各行业重点税源企业提供税收收入的能力和税负状况,适时监控重点税源企业收入增减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和税收征管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上一篇:年终奖的税收筹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