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
2017-08-05 04:09
导读:二、涉及补价条件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举例2】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小轿车,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0万元,已提折旧60万元,公允价值
二、涉及补价条件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举例2】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小轿车,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0万元,已提折旧60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乙公司小轿车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为25万元。甲公司另支付补价5万元给乙公司,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乙公司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一)旧准则
1.首先判断是否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支付补价:5÷(20+5)=20%<25%
乙公司收到补价:5÷25=20%<25%
因此此项交易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甲公司会计处理
(1)将设备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累计折旧 60
贷:固定资产-设备 100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贷:银行存款 5
(3)换入小轿车入账价值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即: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小轿车入账价值:40+5=45(万元)
借:固定资产-小轿车 45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
3.乙公司账务处理
(1)将小轿车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小轿车 50
(2)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 5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3)换入设备入账价值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或-)确认的收益(或损失)+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损益:5-5÷25×40=-3(万元)
换入设备入账价值:40-5-3=32(万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 32
营业外支出 3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
(二)新准则
1.首先判断是否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有关判断情况同上。
2. 甲公司处理
(1)将设备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累计折旧 60
贷:固定资产-设备 100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贷:银行存款 5
(3)换入小轿车入账价值
A.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换入小轿车入账价值:20+5=25(万元)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20-40=-20(万元)
借:固定资产 25
营业外支出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
B. 按照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有关会计处理同旧准则。
3.乙公司会计处理
(1)将小轿车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小轿车 50
(2)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 5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3)换入设备入账价值
A.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即: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换入设备入账价值:25-5=20(万元)
计入损益金额:25-40=-15(万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 20
营业外支出 15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
B. 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即: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换入设备入账价值:40-5=35(万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 35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