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中国财政中期预算(3)
2017-08-14 01:11
导读:但是,如果能推行中期预算,从中长期对年度预算进行约束,并从中长期的角度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及优先战略进行安排,则年度预算可以在中期预算的框架
但是,如果能推行中期预算,从中长期对年度预算进行约束,并从中长期的角度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及优先战略进行安排,则年度预算可以在中期预算的框架下安排年度财政资金,保证国家优先及重点发展战略能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同时,也可减少年度预算中安排于楼堂馆所建设、公费出国等不合理的支出,加强我国财政纪律的建设。
四、中国的中期预算构想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对中期预算的初步探索及尝试,中期预算的实践也已经初显成效,形成了高效的中期预算编制的工作机制、锻炼了一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编制出了高质量的财政滚动发展计划[3]。但是,目前中期预算的实施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确,各地实施中期预算的办法不一等。本文认为,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中期预算的积极作用,应该对中期预算的实施进行统一的规定,具体有以下内容。
(一)关于中期预算的法律地位
应该尽快确立中期预算的法律地位,确立中期预算是约束力高于年度预算的政府收支指导性计划。这是中期预算的作用职能要求的:中期预算是对年度预算实施约束的工具、中期预算应该能起到加强财政纪律的作用。中期预算的以上作用职能要求中期预算的约束应该是硬约束。若中期预算的法律地位得不到明确,则中期预算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将是软的,中期预算最终将成为年度预算制定过程中的参考资料,不是理想中的年度预算在中期预算的框架下进行。一旦中期预算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力减小,则利用中期预算加强财政纪律的目的也不能实现。这是因为年度预算若不在中期预算的框架下进行,则未来的年度预算和目前这种在下半年突击完成预算任务的现状将不能得到改变,即将财政资金用于其他非民生项目或楼堂馆所建设的现象也不能得到改善,财政纪律难以改进。所以,开展中期预算工作的第一步应该是明确中期预算的法律地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中期预算的编制
1.中期预算时间范围。鉴于中国目前每五年都会推出国家发展五年计划,中国的中期预算应该在五年计划的基础上滚动编制。编制起点与当年的年度预算为同一年,向前延伸五年,以后每年向前滚动。按五年期编制中期预算的原因是使我国的中期发展战略从财政方向得到明确支持,紧密联系国家发展政策及财政政策。但是,按五年期编制中期预算对预算编制工作机制及人员素质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经济运行形势及经济数据的预测提出的要求更高。
2.中期预算编制者。鉴于目前中国国家发展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财政资金支出使用支配过程中,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都参与其中,为中期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协调及合作考虑,中期预算的编制可以由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共同成立中期预算编制工作组,负责在相互竞争预算资源的各项政策之间进行权衡[4],确保形成统一的战略部署并按发展政策优先性编制中期预算。
3.中期预算编制基本要求。编制中期预算不仅需要预测未来多年的经济增长情况、财政收支情况,还要将稀缺的财政资源在各部门间进行总量分配,所以中期预算的编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中期预算的编制就应该符合一定的要求,使中期预算能达到理想的作用。中期预算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基于宏观经济预测以及税收政策及其变动,预测多年的收入与支出。第二,根据宏观经济状况与趋势、收入预测、执行现有政策的成本以及可以接受的赤字水平,在预算开始时根据收入预测与政策重点确定部门支出上限。第三,可以要求各部委递交更详细的预算申请,或都要求部委建立多年预算预测,财政部可以改进支出预测,并在年度中根据政策变化不断修正。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The Fisc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IMF (1998): Manual of Fiscal Transparency,Box9.
[2]王雍君,等.政府施政与预算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