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财政中环境资产核算的研究
2017-08-18 01:17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环境财政中环境资产核算的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财政的新的分支-环境财政在
摘 要: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财政的新的分支-环境财政在其发展方向存在的两种观点,将这两种办法进行结合对环境财政中的环境资产进行重新界定,并运用数学思维模式进行计价研究。
关键词:环境财政;环境资产;确认标准;分类;计价
关于环境财政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财政的发展方向是在传统财政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财政要素,从而把企业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活动考虑在内,着重强调将这些经济业务活动转化为货币价值形式纳入财政系统参与核算,使财务报表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一方法也简称为价值形式法)。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财政不必拘泥于传统财政的货币价值理论,而是直接通过有关的环境指标的运用,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的报告书,实现对企业环保义务履行的评价(这一方法被简称为指标体系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价值形式法过分强调了货币计量,而有可能忽视一些无法用货币进行计量的环境因素,而指标体系法又背离了传统财政定量分析的方法,造成信息的精确性不高。
1 环境资产的定义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其中:“可能带来未来效用”是指它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效用,他单独或与其它资产结合起来具有一种能力,将直接或间接产生或有助于产生未来的效用;“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是指特定个体通过某种行为或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控制是指特定主体可能不拥有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够对其行使使用权;“环境资源”是指人类以土地,森林,草原,水域,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和由自然资源派生的生态资源,其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环境资产的确认标准
(1)未来效用的可能性。在确认标准采用可能性的概念,是为了指出与项目有关的未来效用实现存在的不确定性。
(2)计量的可靠性。当财政核算资料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有旨如实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财政信息使用者作为决策的依据时,该财政核算资料就具有了可靠性。对于由财政计量方法和反映技术的局限性以及由于环境资源的复杂性而导致的反映事实不精确,不属于偏向,仍应该确认为环境资产,只是对其计量方法要加以调整,采用可以准确对其进行计量的方法,如以实物为单位等。
(3)环境资产的地域范围。环境资产属于人类共同的“特定财产”在国家对地域进行划分的同时,也划分了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环境财政只对本财政主体内所有或可以控制的环境资源进行确认。
3 环境资产的分类
环境资产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划分角度可以进行如下的分类:
(1)按照环境资产的形态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是只有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包括土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等。生态资源是指独特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形地貌、野生生物群、优美的自然风景等,以保持原状的形式进入人类生产消费领域。生态资源只有不被开发,不被破坏,才有效用价值。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利用这些资源时,这些环境资源就成为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产,环境财政就要求对其加以确认。
(2)按照环境资产能够再生分类,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依靠自然现象或人类的经济活动,不断再生的资源,如地球大气层、阳光、空气、人造森林等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不论通过何种活动都无法增加其储量的资源,并且会因为企业的使用而不断减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相对来说,可再生资源中的一部分是取之不尽的,一般不作为环境资产纳入财政核算系统。但是对于这类资源的补偿却要记入环境成本和费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