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生态税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
2017-08-18 01:59
导读:二、通过开征生态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从上 所谓生态税,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向所有因其生产和消费而造成
二、通过开征生态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从上 所谓生态税,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向所有因其生产和消费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纳税人课征的税收。 根据生态税收“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污染环境的人或即是污染者必须要付出代价或受到惩罚,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成本。任何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也正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因此,必须要对制造污染的人或企业进行收费,以作为全社会治理环境污染的经费。但是从宏观角度来考虑,任何企业所生产出来的消费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有效需求。表面上制造污染的是生产企业,其实真正制造污染的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所以,生产企业所额外负担的污染排放量而增加的生产成本,最终还是要通过提高售价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直接通过向消费者征收生态税是最终解决环境污染的。 一方面,生态税由污染者支付的非对称性高于由消费者支付,从而使征税效率较低。由消费者付税,存在着征税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生产者付税,存在着征税机构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由于消费者付税原则的实施,就是消费者消费环境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已经经过了市场的评价,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消费者的消费信息,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优势程度。而生产者付税的实施,意味着征税机构必须清楚生产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以及耗费环境资源的具体数量,并以此作为征税机构。与消费者付税原则相比,征税机构对生产者征税缺乏信息获得机制,因为在此过程中市场没有介入,从而使生产者的信息优势程度相比消费者对征税机构的信息优势程度高,它将导致在征税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征税机构对污染者征税的效率低于对消费者征税。 另一方面,生态税由消费者支付或由污染者支付体现了一种比较合理的产权界定方式。就拿我国东西部地区来说,西部一直以来为东部提供大量环境资源以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将西部环境资源收益界定给西部人,则西部人通过治理环境的好处而使东部人也享受到治理环境的好处,于是东部人也就成为外部收益者。因此应该向西部提供补偿以支付其享受西部治理环境所带来的正外部效益。
2、由消费者支付生态税,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和谐 第一,解决城乡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东西部地区的城市与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为了缩减差距,只有通过加快农村的快速发展,而这往往是以破坏当地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如果再向当地农村的或农民征收生态税,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负担,提高经济发展成本,促使贫富悬殊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社会不公现象加重,就无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为此,通过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消费者征收生态税,将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第二,解决阶层之间的社会不公平 从消费角度来看,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不仅人均资源消耗量小、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少,而且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和实施者;从环保意识角度来看,富裕人群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比较了解,环境保护的意识更为强烈,他们愿意承担污染成本,对创建一个人与和谐的生态环境的需要更为迫切,而贫困人群基本上处于一个追求温饱的状态,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本不强,而且他们只有通过当地资源的原始开发利用来解决生存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更谈不上当地环境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以及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如果对他们直接征收生态税,那将会增加他们的经济发展成本,反而不利于当地经济增长。因此,由消费高的富裕人群支付更多生态税,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贫困人群,将有利于解决社会不公,缩短贫富悬殊距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