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条件下政府外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研(7)
2017-08-18 02:01
导读:权、责、利明确后,重点就在于使其制度化,在于执行上,而执行的好坏关键在于外债管理制度的建设、执行及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好的管理制度与制约
权、责、利明确后,重点就在于使其制度化,在于执行上,而执行的好坏关键在于外债管理制度的建设、执行及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好的管理制度与制约机制,再好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都是纸上谈兵。
[1]巴曙松.外债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及其调整——兼评债务中“可自我维持经济增长”的实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
[2]张军建.“隐性借债”——当前举借外债中的新动向需引起重视[J].投资,1999,(4).
[3]巴曙松.从外债管理中看外汇市场运行[J].经济纵横,1998,(11).
[4]解俊贤、邵荣昭.外债管理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7,(5).
[5]樊纲.论公共支出的新规范[J].经济研究,1995,(6).
[6]郭树清.市场中的政府作用[J].改革,1999,(3)
[7]许小年.银行不良资产:成因与清理[J].改革,1999(3).
[8]杨恩群.中国外债的规模、结构与风险[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1998,(11).
[9]隆武华.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外债经济作用的学说[J].投资研究,1997,(12).
[10]谭汀渝、徐玖平.外债系统分析与稳态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9).
[11]唐任伍、章文光.韩国外债管理的经验教训[J].当代亚太,1999,(4).
[12]乔瑞等.外债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出版社,1993.
[13]刘友法.西方财政[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14]张玮、刘利.中国债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15]迟福林.国企改革与债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16]朱光耀、郑权.金融危机·经济安全与政府债务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7]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国有改革和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辅导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经济出版社,1999.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8]叶振鹏、张馨.公共财政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9]魏杰、杜朝晖.政府应该干什么:西方政府经济职能考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高培勇.国债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