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的探讨(3)

2017-08-18 04:09
导读:4.地方公债存在着巨大的投资者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储蓄率达到38%~40%,最近更是达到了46%的历史新高。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4.地方公债存在着巨大的投资者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储蓄率达到38%~40%,最近更是达到了46%的历史新高。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消费者心理在起作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投资对象。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投资对象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追求投资安全性的居民由于不具有专业投资技能和风险承受能力,只好望而却步。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近年来一直热销,这一事实再次提醒我们:居民追求的是安全性高和收益稳定的投资品种。地方政府公债作为一种“银边债券”,无疑会大受投资者的欢迎。债券市场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景非常看好。作为其中之一的地方政府公债也将会拥有广大的投资人基础。机构投资者在近几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按照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品种越多,投资者越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分散风险,风险较小的地方公债可以为投资者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制造更多的机会。机构投资者也将会成为购买地方公债的主力军,对地方公债会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承受能力。
  
  四、小结
  
  总之,地方公债是公共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财政分权的客观要求。中国要想建立完善的分税制,必须允许地方政府有发债权。在中国现阶段,地方公债的发行既有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地方公债作为地方政府的应有财权,已经到了需要切实落实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陈峰.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理论研究和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
  [2]毛翠英,等.对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理性思考[J].四川财经,2003,(9).
  [3]贾康,等.关于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5). 中国大学排名
  [4]张少岩,等.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04,(1).
  [5]潘爱建.浅谈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J].时代经贸,2006,(1).
上一篇: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