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税收成本(2)
2017-08-19 06:43
导读:提高人员素质,具体来说:一是注重税收征管中人的因素。税务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与时俱进更新干部管理理念,实现由以重视“关系”为主的
提高人员素质,具体来说:一是注重税收征管中人的因素。税务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与时俱进更新干部管理理念,实现由以重视“关系”为主的人事管理观念向以重视“能力”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根本转变。二是要把好进人关。录入人员确实能适应税收工作,主要面向正规高校毕业生,按需择优招考一批懂税收、财会、机和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大
培训力度。对现有人员按照所在岗位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税务干部的业务技能、执法水平和素质。进行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教育,提倡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反对奢侈浪费和不正之风,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成才环境,建设“型税务”良好氛围。四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实行分类等级制,拉开收入分配距离,对不称职人员予以下岗或辞退,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按税收工作岗责要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全面促进税收队伍素质的提高。
在加快税收征管的化建设,降低税收成本方面,要坚持兴税。没有的、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科技兴税是降低税收成本的保证。加快税收征管的现代化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协调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坚决纠正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统一开发软件,统一规范征管业务流程,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努力促进全国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税收信息征管的形成,尽可能实现与相关部门信息网络的互联,资源共享,实现税源监控,大幅度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减少浪费。二是借鉴邮政、银行、保险等部门信息化建设以人(服务对象)为本的经验(如通存通兑),逐步统一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推行税务登记终身制,促进纳税及时,便捷、利于监控和征管的现代化。三是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税务机构,配置税务人员。机构设置要充分根据税源分布状况,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精简机制,因地制宜,适当撤并税源较少,规模较小的税务所,优化税务机构布局和整合征管力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征管方式和手段,实行多种征管方式并存,彻底降低居高不下的税收成本。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强化税收成本管理,优化税收成本支出。要把降低和控制税收成本提高到税务管理的高度和层面,通过强化税收成本管理,优化税收成本支出,控制和降低税收成本。一是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税收成本管理体系,严格、正确核算税收成本,形成自上而下的征收成本核算约束机制。二是逐步推行税收成本预算、决算制度。科学、合理编制年度税收成本预算,增强税收支出的计划性、针对性,避免开支的盲目性。把税务部门的预算和税收会计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税收成本与效率,税务机关可以考虑定期对征税成本进行统计,向政府报告,并向纳税人公开。同时,对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也应充分重视和考虑,并加以调查估算。三是加强财产物资、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如充分利用资源(如各类培训中心、会议中心以及其他相关场所等);降低基建规模,力戒讲排场、比阔气,不切实际的大建兴建;按照法制、精简、实用、规范的要求,统一税务征管资料和软件开发;合并、精简不合理的税务机构设置;精简会议等措施。四是加强成本支出的统筹安排。如要厉行节约,压缩诸如接待费,水、电费支出,增加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逐步、适当缩小地区税务经费分配差距,保证有效机构的正常运转,促进区域内税收工作的协调发展等。
4、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在落实以往各项服务的基础上,切实为方便纳税人着想,确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服务方式,手段上不断创新,向高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延伸和发展。如提供个性化服务;因地制宜,大力推行申报等缴纳方式,进一步简化办税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消除“多头查帐”,力争“一家查帐多家认可”等,探索建立适合税收实情的纳税服务流程,从而大大降低纳税成本,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逐步培养纳税人较高的自觉纳税、遵从税法的意识。这样,就能减少税务机关关为打击偷逃漏税而投入巨大费用,形成良好的纳税氛围,将从整体上有效降低税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