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共财政建设(2)
2017-08-23 06:23
导读:——依法治国是主义文明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依法理财是依法治国在 公共管理 领域的具体体现。 市场本质就是
——依法治国是主义文明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依法理财是依法治国在
公共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市场本质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又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必然要求。只有依照宪法和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财政制度是政府管理国家的基本制度,又是各项政治活动的基本规范,因此,法制化既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又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由于公共财政分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也由于公共财政分配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公共财政管理必须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整、规范和保障,实行依法理财。依法理财,就是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财政规章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财政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财政工作的法治化程度和依法理财水平快速提高,初步形成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法律制度框架;财政执法不断规范,多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正在形成。但我国财政法治建设的总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立法工作中尚存在着与财政改革和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财政执法中也存在不严和不当的。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坚持依法理财,实现政府收支行为的规范化,这个也是推进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快财政立法进程,健全财政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执法刚性,做到“取之有据,用之有道,合理合法”。无论是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优化支出结构,还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都要依照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要严格执行经人代会审议、批准的预算,严禁随意更改或变通。进一步规范财政运行,建立财政资金申请、审核、拨付、执行、绩效评估相结合的跟踪反馈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财政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检查和整改机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财政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财政部门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应该有所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建立一个具有“合理的收支、严格的预算、规范的操作、严密的监督”的公共财政体制,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