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转变的综述
2017-08-29 05:51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转变的综述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宏观目标常用的调控手段。当前,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及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国民经济在面临内外紧缩的条件下避免了衰退,实现了持续平稳的增长。 1、拉动了经济平稳。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政府投资主导模式尚未转变的条件下,国债投资及其乘数作用放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998——2000年年均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14.2%.对在外部市场低迷形势下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据测算,国债建设资金年均拉动经济增长为1.5——2个百分点。积极财政政策对启动消费产生了巨大作用。 2、加快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七年间,总共通过9000亿元国债资金安排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弥补了一些过去多年的基础建设欠账。如新建了大批城市污水治理工程、新增公路8万多公里、新建铁路6000多公里、新建改建机场30多个、加固长江堤坝、淮河污染治理等,改善了吸引外资的整体经营环境,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国债资金的直接投入以及调整税收政策,通过投入国债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项目建设等,不仅使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还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出口能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推动了我国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及发展潜力的提高。 4、增加了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国债资金支持的一大批新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建设,七年共增加就业岗位700万一1000万个,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年均增长率达到近9%,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3. 8%,并改善了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国家利用国债投资300多亿元进行了大批生态建设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 5、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倾斜性财政资金安排,进行了诸如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六小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善了这些地区的投资经营环境,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使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总体而言,作为一项反周期宏观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基本是恰当的,并对经济社会相对平衡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 自1998年下半年起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当年的国债发行量即为 3000亿元,累积国债余额为7838亿元,2000年上升到4000亿元,累积国债余额为13011亿元,2003年达到6283.4亿元,累积国债余额为18810亿元。通过这些国债,各级政府安排了近万个投资项目,再加上各种来源的配套资金,估计可以使社会投资总规模超过30000亿元。大规模的国债投资不仅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而且抑制了通货紧缩。不过,1993年中央政府债务依存度为23.1%,1994年以后急剧上升,在1993年至2000年间国债依存度平均增长速度为20.42%,造成最近10年来债务依存度一直超过15——20%的国际安全警戒线标准。过高的债务依存度不仅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基础仍不稳固,通货紧缩阴影仍未完全消除情况下,国债投资已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一般经济认为,即使仅仅出于扭转经济政策之边际效用递减趋势的考虑,政府便应对现行财政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因此,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决定于2005年开始推行稳健财政政策,渐次替代积极财政政策。 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当时周边国家相继发生危机,进而爆发经济危机导致国家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情况下,及时提高内需以增加国内就业机会。就战后许多国家的财政经验看,在反危机、稳定内需、刺激社会投资以及增加劳动就业方面,这种财政政策的短期效果是明显的。虽然仅仅靠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经济长期增长,何况扩张性财政政策本身还可能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某种长期的负面,如居高不下的预算赤字和日益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是只要政府承诺对国内实现充分就业目标负有责任,它也只好采取这种带有明显权宜之计色彩的经济政策。就是也仅仅是在这个意义上,审慎财政政策是各国政府用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 扩张性或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和加大公共支出,进而带动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通过刺激社会累积需求的形成,实现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紧缩效应,这些紧缩效应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形式:首先,政府增发国债和扩大支出势必减少公共储蓄,由此造成的货币需求压力会迫使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这就是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对于私人部门投资需求的“挤出效应”;其次,财政扩张可能引起的本币升值将产生本币升值的压力,从而促使汇率上升,进而降低国外需求,对经济产生一定的紧缩效应。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增发国债和扩大政府支出为主要政策工具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有效地进行了需求管理,而且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和期限结构的加长,人们开始对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产生的“挤出效应”产生担忧;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汇率传导产生“紧缩效应”的迹象有所显现。因此,我们需要对我国积极财政是否产生显著的“紧缩效应”进行必要的检验,以此作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或者是否应该加强经济政策组合中货币政策成分等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3]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并带来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局面。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粮价逐步攀升,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主要表现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机制尚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依然突出,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加。这表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甚至易于形成逆向调节;不仅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而且易于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适时转向。再加上投资规模很大,社会资金较多,也有条件调整财政政策的取向。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经济又并非全面过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农业、、公共卫生、
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而且没有强烈信号表明近期会发生高通货膨胀,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的财政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2005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的。[4] “稳健”就是稳重、稳定,健康、、健而有力,它具有“中性”的特征,相对处于比较平稳的轨道上。过去的财政政策,要么是“扩张”,要么是“紧缩”,而这一次就有了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选择——“稳健”。相对于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的时间可能长一些,因为它不是一个暂时的、临时性的选择。它要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还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把总量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选择稳健的财政政策还有利于改革环境的改善,把宏观调控和财政体制创新结合起来,可为今后的财政货币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回旋余地。[5] 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讲的中性财政政策)。其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说来,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 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近期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随着GDP的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会不断下降,预计2005年将降至2%左右。 调整结构,就是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资金安排上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促有控。对与经济过热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努力促进“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规模中央财政投资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投资规模,腾出一部分财力,用于大力推进体制和制度改革创新。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 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略减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控制支出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6] 稳健财政政策的三重内涵: 1、适度。稳健的第一重内涵是适度,一方面指财政政策力度不大也不小,政府财政支出在保证对经济增长有效刺激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在保证微观主体消费、投资需求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将财政赤字缩减到合理边界。应该说,这种适度性可以用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