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管理与征管效率的问题研究(3)
2017-09-05 04:42
导读:3、开展纳税评估。一是健全评估制度。二是完善评估。三是依托信息技术,研发推广纳税评估软件,提高评估质量和效率。明确纳税评估的工作职责和评
3、开展纳税评估。一是健全评估制度。二是完善评估。三是依托信息技术,研发推广纳税评估软件,提高评估质量和效率。明确纳税评估的工作职责和评估过程的规范管理,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评价考核。四是定期开展评估业务
培训,交流评估经验,增强评估人员的责任心,提高评估人员能力。
(五)完善机制。
1、税源管理必须落实到人,做到管户到人、管事到位。
税收管理员制度绝不是过去专管员制度的简单回归,更不是要回到“管户制”,而是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对纳税户信息综合,强化监控,完善管事制度的重要措施。税收管理员三不管,即不管税款征收,不管减免税审批,不管立案涉税案件的查处。税收管理员将税源管理职责落实到户,负责所管辖税源户的日常管理职能,包括日常检查、信息采集、资料核实、纳税服务等,负责核实税务登记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等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采集如企业工艺流程、工资计算方法、主要耗材、投入产出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情况等活信息。管理员负责所管纳税人的信息采集、资料收集,并整理、立卷,录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税源实行后台监控。
2、区分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建立不同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分类管理。
一是对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应建立重点企业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重点监控、网络管理。负责重点企业监控的税收管理员既要懂财务管理,又要精通计算机应用,要善于运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实施监控;二是对一般企业的税收管理,应建立一般企业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划片集中征收管理。一般企业人员相对较为集中,地点稳定,税源可靠。这类企业适于申报、电话申报等纳税方式,实行税款集中申报征收管理。一般企业的税收管理员要负责推行建账建制,据实征收;三是对个体零星税收的管理,应建立个体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源泉控管,综合治理。由于这部分纳税人分散、经营规模小、税源难控管,可将其分为固定业户、集贸市场户和临时经营户三类进行管理。税收管理员对固定业户,实行户籍管理、源泉控管。对集贸市场,实行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在对固定业户、集贸市场的管理中,可应用税控收款机,控制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收入。税收管理员对临时经营户可实行实地查验,跟踪监控,要及时进行税收清算,防止税源流失。为了调动税收管理员的积极性,考核其工作业绩,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税收管理员绩效考评系统,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岗位分析,合理划分岗位级别,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强化税源管理力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
1、《当代税源管理新论》国际税收会课题组人民出版社
2、《对税源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者:宗和平《中国税务报》2005年4月6日
3、《浅谈加强和完善税源监控》咸阳税务网作者:张演、张绎
4、《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载体强化税源监控的实践与思考》广东省地方税务局网上服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