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政府价格调控的问题及策略分析(2)

2017-09-06 03:11
导读:2 政府价格调控的必要性和预期目标 2.1 进行价格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不足,限制着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价格调控是克服市场价

  
  2 政府价格调控的必要性和预期目标
  
  2.1 进行价格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不足,限制着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价格调控是克服市场价格机制局限性的必然要求。
  (2)价格宏观调控是抑制通货膨胀的需要。价格总水平是判断经济总量是否平衡、经济发展是否健康有序的一个重要标志。需求过旺、价格上涨过快或市场疲软、价格不正常下跌,往往是国民经济内在发展不平衡的表象特征。价格总水平失控,价格暴涨暴跌,势必导致生产大起大落,资源巨大浪费,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环境恶化、社会动荡。所以有人认为,脱离政府对价格的宏观调控和适度的行政干预是不可想象的。
  (3)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具有引导资源配置、调节市场供应、影响收入分配的功能。其次,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最后,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是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主要手段。经验表明,凡是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保持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2 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
  价格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以保证实现市场价格总水平的控制目标为中心,保持重要商品价格的基本稳定与价格结构的合理化,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规则,建立与完善活而不乱的市场价格秩序。2007年11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常务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价格调控、切实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妥善安排人民群众生活,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 目前政府价格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3.1 目前价格调控存在的问题
  3.1.1 价格调控中存在着错误的观念
  在价格调控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干扰价格调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一种观念认为,价格调控不利于经济搞活;还有的认为,价格调控是为治理物价波动而迫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是“临时性”的……这些观念,显然是错误的,是片面支解价格调控的内涵,没有深刻认识价格调控重要性的结果。
  3.1.2 货币政策存在着外在时滞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像驾驶一艘大船,船在舵手转舵以后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变方向;一个新舵手会转向过度,而且在注意到错误之后,矫枉过正使得在相反方向上转得又过大。当舵手对过去错误的反应进行越来越大的校正时,船的航线可能会极不稳定。决策者也像船的舵手一样面临长期时滞的问题,甚至更为困难,因为时滞的长度是难以预测的。
  3.1.3 政府价格调控的手段相对单一
  根据经济学理论,政府价格调控的手段包含着许多的种类,有经济手段、计划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舆论手段等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手段种类很少,用得最多的是经济手段中包含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且大多是独立实施,这样的调控措施所达到的效果也是相当的有限,有时候甚至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上一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