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学校院系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2013-05-14 18:12
导读:(三)院系图书资料室人员服务水平低 资料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资料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料员不仅要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且
(三)院系图书资料室人员服务水平低
资料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资料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料员不仅要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以及掌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但不少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员并非出身科班图书专业,并非受过专业或
培训的专职管理者,而大多是些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仅专业知识匮乏,管理素质不高,还严重缺乏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本来业务水平不高,还要承担一定的院系日常工作,只能做些简单的收发、借还的基础性服务工作,无法为读者提供专业性信息服务。
(四)院系图书资料室数字化建设滞后
纵观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其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资料室不具备微机管理的条件。不仅仍处于手工管理状态之中,而且收藏管理文献分类编目不清、借阅管理随便,降低了院系资源的使用效益,影响了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
三、解决院系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配置与培训工作
实际上,资料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资料室的管理与建设以及服务质量。在知识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已渐变成一种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工作,现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大量的学理论,还要对本院系的专业或重点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科研的前沿发展方向等有所了解。因此,学校下属院系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与业务培训,使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随时掌握新技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有效,更有价值的服务。同时,下属院系领导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院系图书资料室人员配置上,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强化和加快院系图书资料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图书资料管理也是一门专业性要求特别高的学科领域。在院系图书资料室的业务管理,特别是在文献采购、分编、排架、检索、借阅等方面的管理上,院系图书资料室要向校级图书馆那样,严格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献工作标准》和图书馆、资料室的有关
规章制度执行。在分类、编目、题录等的编制工作中,要保持与图书馆体例的一致性,确保“分编标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有利于与全校乃至其他院校图书馆系统的正常接轨和并网,全面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3]。同时,院系也要加强对资料室人员和事务的领导与管理。无论是学习、工作纪律,还是在服务态度等方面,都要对资料室工作人员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对资料室工作人员的业务与检查,保证做好新到图书的科学分类、编目和上架工作,也要建立健全各项借阅制度和资料财产账目,杜绝或减少书刊的丢失现象。
(三)加大经费投入
只有更倾斜性地经费投入和扶持背景下,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才能有效展开。只有这样,院系才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来选拔专业人才,充实资料室队伍建设,提高资料员的专业素质。只有充足的经费,才有可能在及时更新和完善基础设施,才有可能加强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力度,这样才可以使院系图书资料室建设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且充足及时的经费到位是院系图书资料采购力度的保障,也是提高专业文献资源收藏量,改善文献资源结构,满足师生不同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的有力后盾,更是充分发挥院系图书资料室在院系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应有作用和价值,切实提高院系办学质量的基础。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要加自动化管理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深入发展,高校
校园网建设与发展也日新月异。作为学校二级机构的院系可以利用校园网发展的契机,将自身的管理与建设提升到自动化。可以把图书资料的采购、验收、登记、编目、检索等联成一体并输入电脑程序,使图书资料管理的各项业务环节操作系统而自动化,可供师生入网查询,甚至借阅。而且,院系网络对接校园局域网,校园局域网内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通过访问该网站,准确、快捷、方便地查询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在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平台上建立资料室子系统,可以实现联网查询馆藏和采购数据、联机订购、书刊分编等,并依附校图书馆的统一规划指导,实现全校图书资料和文献信息管理的自动化,事先学院图书资料室与校图书馆之间的网络连接和共享,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海华.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0,(10).
[2]杜峰.关于高校系级图书资料室管理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2010,(5).
[3]靳随玲.论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现状与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