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职业建设的欠缺及其负面效应
围绕“你所了解的图书馆工作”这一主题,我们在学生中作一次专门调查。结果有77.4%的人认为图书馆是个藏书库+阅览室,82.4%的人认为图书馆工作就是“购书一借书一还书一整理”之类的琐事,谈不上专业性。这一方面说明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有较大的误解,另一方面也说明图书馆行业的职业建设不够。其实,在知识和信息化时代,图书馆行业既面临读者越来越剔的需要的挑战,也面临其它信息载体竞争的挑战,图书馆职业及其从业人员出现了新的转型。其突出特征有:职业的技术含量在提升,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在提高,职业的服务方式在更新职业的服务对象在延伸。但是,这些足以支持图书馆职业地位上升的特征却没有得到读者和的广泛认同,原因就在于图书馆行业没有系统地向社会推介图书馆工作的内涵、价值及其特征在图书馆内部上也没有真正以职位分类为基础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实行职业化管理;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未建立,人员进入较为随意;图书馆在对外服务方面的专业性特征还不明显等。
社会上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误区和图书馆行业自身建设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又进一步给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其一,图书馆工作的专业化建设缺乏社会基础。由于社会对图书馆职业的专业性的认识还相当贫乏,不论是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大都有“收容所”的“美誉”,其职工队伍都存在严重的参差杂乱现象。照顾关系、吸引人才、安排退居二线的同志几乎成了图书馆人员增加的主要理由,甚至一些在其它岗位上表现不好的人也被塞进图书馆,仿佛什么人都可以在图书馆里找到活干这几年,高校扩招,打起了人才引进大战,那些专业不明确、职称学历层次不高的教授、博士以及教学骨干的家属多数被图书馆收容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其二,图书馆职工的工作心态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来说,工作收入、社会尊重和发展机会是一个职业吸引、稳定人才的三个基本要素。而这三个要素又无不与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一个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从业人员往往被认为需要更严格的职业培养和从业资格,其收入、社会尊重和发展机会也相应地更有保障。社会目前对图书馆职业的专业性认识的模糊状态对图书馆内的专业人才来说是不公正的,对他们将图书馆工作视为职业生涯来追求是一种打击。的确,图书馆的工作中有一部分是事务性的,其专业要求相对较低。但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推出,馆内自动化、开放式管理的引入,这种低技术的事务性工作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比例越来越小。如果我们以偏概全,将图书馆的工作看成是无所谓专业性、技术性的事务性工作的话,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就难以将图书馆职业当成一生的事业来选择。其它方面的负面影响还包括读者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不够尊重、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得不到保障、图书馆员的职称评聘受到歧视、图书馆工作人员接受培训深造的机会较少等等。
3图书馆职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个职业的内涵、价值及其形象的树立主要是通过四条路径来实现的:一是明确自身的专业角色和功能;二是加强宣传和建构;三是实现职业化的内部管理;四是开展专业化的对外服务。图书馆职业的建设亦然。
首先,必须明确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所具备的其他职业不可替代的角色和功能,并紧密围绕这一角色和功能开展建设。这一角色和功能就是“知识导航站”和信息咨询库,努力拨正社会上将图书馆定位于“藏书库”和“阅览室”这样的粗浅认识,为图书馆的职业建设打好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