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图书馆现状和对策探讨

2013-07-04 01:07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谈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图书馆现状和对策探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 现状 存在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 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给中职学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和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1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1服务手段及设施落后

    目前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大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上,采、分、编、图书加工、借阅流通一系列业务工作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劳动量大、速度慢,而且不规范,造成了图书馆基础工作效率的低下,多数馆藏书仍以印刷品为主,载体的形式绝对的单一,绝大多数馆根本没有能力收藏新型的电子出版物。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记录文献的新型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已打破了传统的印刷品一统天下的局面。知识时代要求图书馆要以快捷的速度,先进的设备为用户提供新型服务,与之相比的是,我们中职学校馆的绝大部分设备都相当落后,拥有现代化管理设备的馆也为数不多,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和情报检索开展不起来,服务手段及设备的严重落后,使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图书馆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而被远远的抛在了后头,这也是制约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一个因素之一。

  1. 2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要想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首要的因素之一。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在图书馆中得到应用,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

    但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人员比例较小,图书馆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人员组成多是校内其它部门分流人员或是特殊照顾对象。大部分领导认为图书馆工作是简单而重复的劳动,仅仅为了满足借借还还的需要而已,不必要有太强的业务知识和高深的学问,以致馆员对业务学习和馆际交流学习机会较少,业务学习一般停留在馆内交流上。

  1. 3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低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全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高校和大型图书馆的数化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加大了投人。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中职学校图书馆大都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旁观者。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要求很高,中职学校图书馆一般不具备从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力量。网络建设的进行,需要有专职部门负责管理全馆的系统网络并进行维护和应用开发。而传统的中职学校馆系统维护部门往往人手较紧(一般1人兼职)。如果要适应数字化工作的进展需要,图书馆要在原来各业务部门(采编、流通、阅览、读者辅导等)的传统服务之上增加、明确数字化职能部门,而这将会带来图书馆新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上的困难。

  2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对策

  2. 1图书馆的馆藏由印刷型向非印刷型的转变.加大了现代技术的软硬件投入

    我国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馆藏规模,各中职学校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特色建立了完整的馆藏体系。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印刷型文献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因此要加大现代技术的投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网络下的图书馆建设离不开先进的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和不断的更新、维护,因此需要长期的资金投人。在图书馆内部有条件地逐步将本馆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将文献载体形态由印刷型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建立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数据库,使中职学校图书馆馆藏保持自己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使用性。

  2. 2加强特色馆藏,打好信息网络化基础

    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馆藏资源,一是网络信息资源多是在印刷型文献基础上形成的,以二次文献居多,利用价值低,二是网络信息杂乱无序,任何人都可在网上发布消息,可信度低,另外,有价值的信息都需要付费,一般的小型馆难以支付。从现实来看,“无纸社会”时日尚早,电子文献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印刷型文献浏览方便,还是很适合大多数人,是信息交流的主要资源。在21世纪,实体图书馆是不会被取代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将会并存互补。因此,小型图书馆应该继续以搞好自己的特色馆藏为主。

  2. 3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的采访、分编、典藏、流通、咨询等每项工作都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去完成,特别是互联网在图书馆应大力应用,如果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图书馆学术研究队伍是无法稳定支撑图书馆这座大厦的。在当前的图书馆工作中,除了要认真完成一般的借阅服务、情报服务等外,网络下的图书馆员,还应当努力掌握网络知识,掌握不断深人的情报检索技术,适应网上人机对话的需求。在工作中除了应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当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主要读者群的专业知识,新兴学科的发展动态,边缘学科、交叉科学等知识,并积极开展继续,不断充实新知识,使图书馆员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得到补充、拓宽、提高。做一个如人们常说的集信息、管理、技术(CIO)于一身的信息主管,更好地完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上一篇:试论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 下一篇:试析中职学校图书馆借阅环境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