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1增强信息愈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在与外界信息环境的交往中对信息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信息需求心理,对信息的认识水平和敏感程度,对信息环境的了解,对信息道德准则的态度和对信息资源的评价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首先要转变学生的观念,明确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强大动力,是知识经济的命脉。懂得没有信息意识就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和开发信息。此外,要改善信息环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信息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及时捕捉有用信息,排除无用和有害信息,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2提高信息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获取、加工、利用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信息能力的培养,一要提高学生的网络操作技能,如能正确、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和主题指南,自如地点击特定的网站、网页及内容,能在网上熟练发送电子邮件和进行远程登录、开展馆际互借等。二是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技能,包括帮助他们识别信息源,制定检索策略,选取最佳检索途径和方法等,使学生能从图书馆、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中迅速有效地获取各种信息并作出正确评价和及时加工、整理、筛选、下载。提高信息能力的手段可通过网前辅导、网上导航和检索课等形式实施。特别是信息检索课本身是一门方法课和技能课,如果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技能上,以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网络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增加上机和上网机会,必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网上文明
互联网的应用为中专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网络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在其广泛的积极作用背后隐含着使人精神堕落的陷阱,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网络,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网上文明,既是信息时代赋予图书馆新的使命,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网上文明,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应用价值观,端正上网动机。其次,要加强监控,筑牢“防火墙”,击退人侵者,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第三,必须从严治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中专生的网上行为.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中,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第四,要主动出击,精心制作图书馆和校园主流网站,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第五,要针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及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积极沟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及时化解学生中的偏激情绪。第六,要综合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文化素质,把学生的网上活动引人学习和研究,形成文明上网,学习用网的新学风。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搞好信息服务,拓展情报职能
5.1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较传统的中专图书馆服务有了全新的变化。伴随着信息用户的多层次决定了他们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即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信息搜集的广泛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提供的有序性、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信息利用的准确性。图书馆的情报职能也相应由对文献资料的收藏和提供变为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加工、开发,并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则由人们索取知识的“宝库”升华为“知识喷泉”和信息集散地。在新的环境下搞好信息服务,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不仅能实现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转移,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库”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而且能促进生产,振兴经济,增强国力。因此,强化信息服务职能,是图书馆进人知识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更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5.2信息服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