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 电子文献 文献传递 信息营稍
论文摘要:电子文狱传递是信息社会对文献资源共享的崭新模式。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全文信息检索系统、全文数据库系统和电子文状传递系统,来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文幸从服务意义、实现方式、信息营梢等方面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文献传递服务.即把用户需要的文献从文献源直接传递给用户,是从馆际互借发展而来的一种服务。从目前情况看.文献传递服务可分为手工和自动化两种类型。手工传递就是目前我们正在采用的传统的馆际互借。自动化传递则是通过计算机、传真机等现代信息传递设备,向其他用户或远距离用户提供文献信息。电子文献传递属于自动化传递范畴,把文献以电子方式传递给用户使用,是基于数字化技术,面向网络时代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崭新模式。目前,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短缺.书刊文献量逐年滑坡的态势,充分利用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则不失为一种缓解经费困难,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1 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意义
我们已经处在信息社会.文献信息产品事实上已成为一种昂贵的产品。当前出版物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图书情报机构经费的增长幅度.这主要因为:第一,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并越来越起关键作用的时代,知识日渐升值;第二,社会信息生产与需求的旺盛,导致信息载体与信息服务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第三.文献产品深层次的信息加工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其中包含的劳动量增加。为了以最少的花费来保证最大限度的用户需求.图书情报机构不断地寻求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途径。
共享的初级阶段是馆际互借,但是馆际互借只能一本书每次服务一个用户。后来,馆际互借发展到文献提供阶段,著名的如英国不列颠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的服务,它使用了复印机,一篇论文可以复制多份,同时提供给多个用户利用。依靠邮政手段来传递纸文献,其服务的速度往往难以令人忍受。将文献资源数字化并借助网络以电子邮件((E一mail )、文件传送协议( FTP)及数据库文件记录等方式将文献传送到拥有终端的文献需求者手中,既可实现即时传递到文献需求者手中,又可实现零成本无限制复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基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文献资源共建和共享才是解决用户和图书情报机构之间供求矛盾的唯一出路。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为快速、高质、有效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有效手段。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信息市场是现代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销观念是现代市场的灵魂,图书馆要在现代信息市场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需引进营销观念。图书馆信息营销,同样必须遵循市场营销的“四步原则”,即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采用正确的销售手段,销售到合适的地方。
3. 1改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方式,引入市场营销机制
图书馆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引人市场营销机制,分析环境因素和用户需要,并将用户需要作为一切活动的起点。图书馆信息产品的生产、提供,既可由图书馆相关业务部门承担,也可组织独立于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服务公司,依托图书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引人营销机制。尤其是图书馆原有的业务部门,必须将营销管理作为一种必要的管理方式予以引进。
3. 2引进和自建数据库,拓展深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