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本)(3)
2014-03-03 01:14
导读:(七)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失严重并缺乏控制 在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中,没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人的管理强调通过“控制”和“服从”来实现人与
(七)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失严重并缺乏控制
在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中,没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人的管理强调通过“控制”和“服从”来实现人与事相适应,而忽视人的才能的发挥。在民营企业中,企业前景不明朗或内部管理混乱,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安全感,个别企业薪酬结构不合理,工作标准过高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员工跳槽。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人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
(八)民营企业资源匮乏,难以网罗人才
很多正在发展之中的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矛盾。一方面,公司在内部资源上(如资金、产品、销售渠道、品牌等)真的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捉襟见肘,这些匮乏的资源需要高素质、高知识、高能力的人才来整合和创造;另一方面,正因为这些资源的匮乏,使得民营企业无法在“三高”人才招聘上取得大的突破。
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民营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如何有效解决上述困境,顺应形势,不致被淘汰,我认为,出路就在于重视和实施个性化管理。
(一)将权力制约原则贯彻到民营企业的决策管理中
应进行合理的分权。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权责明晰、相互监督、彼此制约、有效沟通、高度协调的机制;一些重要的职能要分由不同的部门人员来行使。另一方面,应制定系统的
规章制度,明确每一部门各层管理人员的目标、权力与职责,促使各职能部门、各管理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正确地行使权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民营企业主应走出一个思想的误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他们实践感受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主便应适时地退居二线。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等方式,让那些拥有较多管理水平、技术的人,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决策、管理,勾画下一幅蓝图。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民营企业要从强调重视对物的管理向对人的管理转变,企业的决策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把人的管理从简单的人事管理上升到现代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而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合理合法的雇佣合同制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雇佣的临时工、合同工、兼职人员、咨询人员的数量迅速猛增,与传统得雇佣合同制相比,新的雇佣合同制应考虑到企业与员工的需要,而不只是单纯地使企业减低成本,灵活用工等短期需要。
(五)广开入口,建立多种招聘渠道,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
作为一个想发展的民营企业而言,要从战略高度,树立人才储备意识,要有识才得慧眼,聚才的方法,用才的胆略,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的机制和环境。
1、在人才引进上,首先要搞好人才引进规划。人力引进规划要跟上企业发展的要求,要有前瞻性、战略性;
2、在人才引进结构上要科学合理,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年龄要形成梯形,循序渐进,每年都要引进一定数量的人才;在人才引进专业、类型上要文理并重,把管理放在适当得位置上,合理引进经营管理类人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在人才引进手段上要善于利用社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手段,要主动适应,积极走出去,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得急需人才;
4、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该让应聘人员获得比较客观、详细的信息,了解他们应聘得职务和将要从事的工作。这样一来,他们会对自己选择的职位感到更满意。
(六)重点抓好人才使用性开发,营造好用人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