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资源优势作用浅析(3)
2014-03-14 01:00
导读:4.4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 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于为本校师生员工服务,还应利用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众多的专业人员、先进
4.4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
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不能满足于为本校师生员工服务,还应利用其丰富的学习资源、众多的专业人员、先进的设备与网络条件,逐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第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高校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开放,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发展要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学图书馆除了为本校师生服务外,一般都对校外开放,为社会服务。如英国的大学图书馆阅览室里就大约有5%是市民。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开放。”《北京图书馆条例》第十条也规定:“本市鼓励学校、科学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室)对社会开放。”因此,具备条件的图书馆应逐步向社会全面开放。事实上,我国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如
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的几所著名高校图书馆等,均已经开始尝试走向社会,为社区服务,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其他高校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第二,深入开展导读活动和教育
培训。高校图书馆应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导读活动,如新书推荐、读者沙龙、读书演讲、读书征文、学习大讨论等,欢迎校外读者参加,以培养读者的学习兴趣、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利用图书馆和学校的人才优势,举办各种实用知识讲座,如实用、身心健康、市场营销、广告设计、财务、股市操作、电脑文秘、收藏投资等,提高社会读者的生活能力、职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图书馆的使用”与“信息检索”教育,使教育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增强读者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逐渐形成的学习型社会。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第三,加强与社区的合作。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深入社会,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发挥图书馆与学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参与社区的教育,开展种种教育与培训活动,帮助社区逐步完善其教育体系,同时也可以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服务。
文献
1 罗晓宁,马志伟.浅谈学习型社会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功能[J].江西
图书馆学刊,2004(4)
2 区少欢.现代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4)
3 徐琨玲.浅谈图书馆与学习型[J].社会大院学报,2004(6)
4 侯立新.试论现代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建设[J].岱宗学刊,2004(12)
5 于良芝,郝玉峰.新时期大学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创新:英美等国经验[J].津图学刊,2002(1)
6 于作敏.略论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