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财经类本科调查报告、毕业论文指南(2)

2014-03-15 01:12
导读:(2)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关键词……………1 正文[目录要深入到二级标题层次]……………2 参考文献……………10 (3)论文正文 主标题3#字黑体,粗体

(2)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关键词……………1
正文[目录要深入到二级标题层次]……………2
参考文献……………10
(3)论文正文
主标题3#字黑体,粗体,居中副标题4#字黑体,居中
署名(楷体小4#字)(之后空一行)
〖摘要〗:概括论文主要观点,300字以上,楷体五号字。
〖关键词〗:(3—8个,楷体五号字)(之后空二行)
论文正文(论文内各标题4#黑体,其他宋体小4#字)(之后空几行)
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宋体小5#字,要注明何人所著何时何社出版)
四、进度安排
2005年10月20日前交第一稿(包括:开题报告、调查报告、论文初稿)。
2005年11月末本科论文指导结束
本科学生全部参加毕业答辩。毕业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某电大财经系
2005年6月

附:论文封面等样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试点和人才模式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







论企业战略联盟的问题和对策




学生姓名:
学号:
入学时间:年季
专业:工商管理
直属/分校:
指导教师: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2005年10月





开题报告
一、选题理由



二、文章结构



三、实例分析



四、个人见解














目录

摘要关键字……………………………………………………………………………………1

一企业战略联盟的概述………………………………………………………………………1

(一)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及特点……………………………………………………………1
(二)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2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战略联盟出现的外部环境……………………………………………………………………3
2战略联盟形成的内部动因……………………………………………………………………4
(三)企业战略联盟的组建方式………………………………………………………………7
(四)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7
1选择合作伙伴………………………………………………………………………8
2确定合作战略方式……………………………………………………………………8
(五)战略联盟的风险及规避……………………………………………………………9
1战略联盟的风险……………………………………………………………………9
2战略联盟风险的规避………………………………………………………………10

二我国企业战略联盟问题……………………………………………………………12

(一)我国企业战略联盟意识不强……………………………………………………13
(二)我国企业战略联盟方式单………………………………………………………13
(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层次不高……………………………………………………13

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对策……………………………………………………………14

(一)我国企业战略联盟观念上的转变……………………………………………14
(二)我国企业战略联盟方式上的创新……………………………………………14
(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目标上的推进……………………………………………14
(四)正确认识企业跨国经营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5
(五)扶持和培育跨国企业集团联盟的优势………………………………………16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六)我国建立与实施战略联盟中还应注意的问题………………………………16

四我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8
上一篇: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