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2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在明确未来读者服务工作的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工作定位的基础上,制订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激励性的各项政策和规范,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设计必须围绕图书馆的服务性展开。通过建立扁平化的图书馆组织结构,使不同专业学科的馆员通过调查用户需求来确定自己的服务范畴、内容和标准,这样馆员会更清楚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提供的反馈信息就更加及时、准确,能极大地提升服务效率。在组织机构、工作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能够保障服务职能落实的机制, 从机制上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2.3 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活力。
在管理创新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馆、健全机制、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即要求图书馆管理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明确抓住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核心,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图书馆的根本性工作,为图书馆人才创新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以法治馆”即建立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以及图书馆的生存、运转、发展密切相关的所有方面具有高效能、全方位、综合性保障功能的法律体系;“健全机制”就是指建立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人才聘任机制、业务和管理评价机制,实现绩效优先的“三元结构”分配制;“群众路线”就是要求图书馆实行开放式管理,讲科学、顺民心、重民意,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努力达到管理创新的预期目标。
2.4 强抓管理队伍建设,保障管理实施。
要建设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图书馆,首先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这恰恰是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要求全体馆员树立“能力观”,积极培养每一位馆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使他们成为各有所长的文献信息服务专家,最终形成一个服务型的“信息导航”团队,把学习型图书馆推向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的第一线;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变以往对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使其强化岗位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5 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要牢固树立“大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的观念,将管理范围拓展至网上的虚拟资源,积极参与资源的共建共享。要通过网络搭建一个信息丰富、查询便捷、资源共享、便于交流的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应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加快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采用强大的网络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全面拓宽服务领域,充实各种类型和介质的馆藏文献资料,主动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2.6 严格管理评价,培养核心服务能力。
要努力建立起一整套以服务质量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制,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价与反馈等方式反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指标,在考核馆员业绩的同时提升馆员的核心服务能力,帮助图书馆建立竞争优势。这种核心的服务应该是为某方面的专业建设提供最新的高质量的科技信息,这种服务既具有专业性特点,也具备适应不同专业人员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特色。因此,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着重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产学研结合服务、为专业建设服务,在馆藏文献的规模、成分、比例和特色,业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空间容量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充分保证专业服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