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3 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还保留样本书库,由于样本书库不对外开放,样本书库的书也成为“死书”。同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制定了严厉的赔偿制度,损坏、污染、丢失图书,予以最高3 倍到10 倍的价格赔偿。因为图书馆的经费有限,管理者认为图书馆花了这么多钱来丰富馆藏,必须保管好以减少损失。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走出封闭的圈子,还是执行“以书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其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对象是本校的师生,对校外则处于封闭状态,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
4.建立以馆员为本的图书馆管理
4.1 重视人力资本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优秀的管理者将成为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因为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而具有创新精神的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
4.2 重视培养馆员一专多能, 实行图书馆员轮岗制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集、分类、阅览咨询等项工作互相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适当地实行轮岗制,有利于馆员了解图书馆工作全貌,树立全局意识。大学的图书馆流通部门的馆员每天通过在书库内的工作,认真的了解读者的借阅需求,统计各类图书的借阅量,定期制作报表,提供给采购等部门作为调整购书策略的依据。
4.3 建立馆员与读者的信息通道读者和管理员应该是平等的,读者可以随时向图书馆员提出建议和请求,对读者来说这比站在馆员的办公桌前拘谨的陈述要人性得多, 无形中拉近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服务工作也更好开展。这种亲切自然的交流环境设计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理念。
4.4 建立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在建设馆舍、配备各种设施时,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尽可能方便读者,使读者感到舒适。同时也应当考虑到一些有生理缺陷特殊群体的需求。例如,在图书馆设置残疾人专门通道和专门洗手间,为弱视的读者群体提供特大字体的书籍,为盲人提供专门的阅读机,等等。总之,图书馆馆舍建设以及其它硬件设施的配置都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5.总结
图书馆要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要求, 抓住机遇,抓紧改革,重点是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开放的经济,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开放的图书馆;从管理的观念要转变思维,从以前的“重藏轻用”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这样体现了管理的本质,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图书馆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付立宏,袁琳,图书馆管理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源,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服务构想,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1).
[4]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图书馆杂志,2003,(1).
[5]赵静,理性、开放、和谐的图书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
[6]花明,论以人为本观念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实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