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采访手段逐渐向网络化转变
图书采访的网络化能提高采访的速度和效率,现在很多出版社、供应商都建立了网站,从互联网上可直接登录到这些网站,直接了解出版发行信息,同时也可直接将采购要求从网上传递给出版社和供应商,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缩短了时间。现代化的高效采购方法能将采访人员从低效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获得和掌握文献出版情况,了解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上。图书馆采访部门也能减轻选书和订购的负担。这些都有利于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图书采访的成本。
(四)建立高校图书采访信息系统
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图书采访信息系统,首先是建立文献信息子系统。这个系统必须囊括足够文献资源信息,如新书书目信息、各大出版社网站、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信息、各种书评信息等等,以便熟悉国内外各出版机构的出版动态与出版特色,及时地了解每一种文献的具体情况;其次是建立馆藏信息子系统。建立有关本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文档,内容包括已有馆藏文献与已预定的新书的信息,方便采访人员进行查重与审核,从而减少重订和误订现象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再次建立专家支持子系统。由于采访人员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不可能对每个专业学科都十分地了解,仅仅依靠采访人员来选书,会影响到藏书的质量。因此,采访人员应加强与学科带头人、专家、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采访的质量;最后建立信息反馈子系统。便于读者和采访人员沟通的反馈系统,有利于采访人员根据反馈回的信息,及时地掌握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对藏书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便及时地、适当地调整采访计划。
(五)把电子型和印刷型图书有机结合起来
电子图书以其所具有的信息新、价格低廉、体积小这些优势得到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校园网以及遍布校园每个角落的网点和终端为电子图书的利用提供了先进的网络条件和优良的阅读环境;高校师生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高、应用能力强和对新事物新技术所特有的敏感和认知,为电子图书在高校的普及铺平了道路;几大著名的电子图书系统针对我国高校的特点所采取的资源购销模式,即将所拥有的几十万种电子图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系统以打包的形式提供,通过镜像站等方式为高校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一天24小时的信息服务,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和服务范围。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图书与印刷型图书、电子资源与印刷型资源的优势互补,构筑起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正是这两者的优势互补,使得电子图书在高校得到了大规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印洪斌.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的质量控制.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2).
王欣.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对比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