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化: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路径的新选择(3)
2014-05-23 01:45
导读: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丰富社区税源,把社区的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实行财政支付转移。二是加强社区综合功能,继续把事权与财权统一
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丰富社区税源,把社区的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实行财政支付转移。二是加强社区综合功能,继续把事权与财权统一起来,实行“条费转块”,将职能部门的专项收费相应拨付街道、居委会单位。三是对各类社会筹集资金实行切块下拨。
3.推进残疾人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国社区服务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已影响了残疾人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注重残疾人社区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引进和培养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服务工作者,建立社区服务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教育
培训并完善志愿者组织机制和
规章制度,应是社区服务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当务之急在于配合我国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残疾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过程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从具备一定医学从业经验的医护人员中选拔培养社区康复训练指导医生,由政府部门、残联系统及社区卫生机构共同承担培训费用,以尽快满足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迫切需要。
总之,残疾人事业社区化是大势所趋,未来中国特色的社区残疾残疾人事业将会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他们的社会参与与社会发展权利,使更多的残疾人共同沐浴在和谐社会的阳光之下。而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中国残疾人事业社区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雅丽.社会转型视野中的城市社区服务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07,(1):79.
[2]刘祖云.香港与武汉:城市社区服务比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23.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张志浩.关于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认识和研究[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