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陕西省农村图书馆的现状及存在的
2014-06-25 01:04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中陕西省农村图书馆的现状及存在的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1 陕西省农村图书馆总体现状陕西目前有107个县(市),l 526个乡(镇).28 5
1 陕西省农村图书馆总体现状陕西目前有107个县(市),l 526个乡(镇).28 506个村,每个县由县文化馆同一治理全县的文化设施建设。县以下的文化设施有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除部分村有戏台外,地处贫困山区的村组基本没有文化设施。大部分乡镇图书馆(室)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20世纪90年代,陕西省乡镇图书馆发展红火,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和撤乡并镇后,乡镇图书馆(室)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一些馆的图书作为集体财产被抵债,仅存的馆也没有专人治理,大部分乡镇图书馆的馆舍挪作他用,图书内容陈旧,且流失严重,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信息需求。1.1 农村图书馆数目少陕西目前的农村人口为2 970. 7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0%。文化设檀越要集中在县以上城市,县以下的乡(镇)、村文化设施很少,除部分乡镇有文化站、文化室外,基本没有文化设施。按照国家关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评估标准,陕西很多县级图书馆的馆舍条件和设施普遍达不到要求。全省80%的县级图书馆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馆舍面积狭小,冷酸破旧,书库、阅览室和资料室往往挤在一起,馆内功能布局不公道.读者服务区面积过小,缺乏温馨的人文环境,与读者期看的知识殿堂相差甚远。1.2农村图书馆总体水平低1.2.1馆舍、设备条件差。①农村图书馆馆舍设施简陋,安排不公道,经常出现图书与读者两分离的局面,如乡镇图书馆设在乡镇机关内,使农民难以涉足,而一些位置较好的图书室极易被乡镇为了经济效益的需要,挤占关停。②办馆经费得不到保障,无法维持经费的连续性,不能增加新书。陈旧的图书很难吸引读者,加上业务职员水平低,治理混乱,服务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服务。图书馆现代化程度不高,有些馆配置了计算机,但因经费有限,其配置较低;有些乡镇图书馆组建了电子阅览室,只是形成了封闭的局域网,没有组成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为数未几的联网图书馆仅仅只为读者建个网吧,供读者上网而已。1.2.2躲书量少。不少乡镇在组建图书馆(室)时,总是想不花钱,所躲图书大多是东拼西凑地发动当地群众捐献和恳请有关单位赠予,使图书馆成了废旧书的收购站。有时为了迎合读者,应付检查,购人一些盗版图书,质量差,错漏百出。有的购书基本上是以武侠、言情、***为主,图书馆已经失往了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能,失往了为社会提供知识保障的作用。对本地区重要的历史文献、风土人情资料不加以收躲,不加以保护利用,流失严重。1.2.3缺乏专人治理。有些农村图书室的基础设施较好,但由于无专人治理,很多已遭受不同程度地损坏,如某村图书室基础本来很好,仅躲书就达4 000多册,并由县文化部分组织图书治理职员帮助分类整理架,建立了规范的借阅制度,图书贴上了标签,制作了卡片,但近几年却发现图书已散失过半,报纸也所剩无几。因借阅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治理混乱,村民今天拿一本,明天拿一本,结果使大量图书不知往向,造成很多文献资料流失。1.2.4缺少读者。有些村建成了标准较高的图书室,各项指标也都达到了要求。但是由于疏于组织、引导,再加上村民缺乏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以及电视节目的巨大吸引力,致使图书室门可罗雀,架子上的图书尘积土封,无人问津;读书活动开发不起来,图书室无人光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农村,有些村干部因担心书报资料丢失、损坏而不准公然借阅,使图书室成了摆设;还有一些村干部以为图书室就是应付政策、检查的需要,平时干脆把图书室关得牢牢的,使图书室形同虚设。1.2.5治理员的素质差。农村图书治理职员整体素质不高,缺少专业基本素养。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水平,工作上只能应付一般的借阅。对于收集信息,先容科技实用知识等工作有一定的困难。某县图书馆的不到十名工作职员中,只有一人是高中水平,其余的几人最高不过是初中文化程度。1.3 农村图书馆资金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费逐年稳步增长,但对于西部地区的基层图书馆而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据
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在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先容,占全国24%的700多个县(市)图书馆2004年没有一分钱购书费,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导致县市级图书馆成为制约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据调查,陕西80%的县财政对于图书馆的拨款仅限于保障职工工资,基本无事业经费。有30个左右的县市级图书馆多年没有购书经费,长年不进一本新书,只订几份报纸和
期刊维持开馆局面,几近于有人没有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