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外来人口的新特点及其影响
2014-07-02 01:17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外来人口的新特点及其影响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日益增多,这给城市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心城区及依次阔别中心城区的九亭、泗泾、松江新城进行实地调研,就郊区外来人口增多对城市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回纳总结出目前上海外来人口的新特点。本文所研究的外来人口是以户籍是否为上海户口来界定的。主要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实地调研资料,对于中心城区回收问卷612份,九亭、泗泾、松江新城共收回问卷835份。一、上海外来人口的新特点(一)外来人口向郊区集聚改革开放以来,活动人口明显增加,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活动为特征的迁移逐渐形成***。1983年上海市的暂住人口中,有80.8%居住在市区,19.2%分布在郊县。到2000年,外来人口分布呈现出圈层分布特征,郊区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中心区的外来人口,占到外来人口总数的66%,郊区成为外来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2003年,该比例已经上升到74%左右。2009年6、7月份,通过对中心区、九亭、泗泾以及松江新城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中心城外来人口的比例大约在30%,依次阔别中心城区的九亭和泗泾,外耒人口的比例分别为65%和71%,即从中心城到近郊的外来人口依次增多。其中的例外是离市中心更远的松江新城,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反而只有23%左右,原因可能是上海市新兴的卫星城市,房价贵,
就业门槛高。由此可见上海的外来人口大多集中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近郊区。(二)外来人口年轻化据统计,2004年全国农民工中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均匀年龄为28.6岁。活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