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SCI三论原理的高校图书馆危机治理过程控制(3)

2014-08-07 01:23
导读:基于信息论原理的高校图书馆危机治理系统,是以危机信息的运动作为分析和处理的基础,将各类危机的具体运动抽象为信息转换的过程。它是一个高校图

  基于信息论原理的高校图书馆危机治理系统,是以危机信息的运动作为分析和处理的基础,将各类危机的具体运动抽象为信息转换的过程。它是一个高校图书馆危机信息的输进、输出、反馈、再输进的循环过程,如图3所示:
 
  
  2.3 高校图书馆危机控制流程
  危机控制过程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①设立危机的定量标准;②丈量实际值;③将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④采取行动纠正偏差;⑤做好记录。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高校图书馆各项危机值以百分制计算,按危机程度分为5个等级,危机值K在0—20之间为绿色安全标准。若在监控中发现危机值偏离安全区域时,应查找原因,纠正偏差,将危机值调整至安全范围。诚然,危机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标准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图书馆服务对象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高校图书馆危机治理要对图书馆日常工作进行动态监控,做到防微杜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自2007年起,对图书馆的危机进行监控。图5为该校图书馆2007-2008年危机同比评价结果(以服务危机项为例):
  
  
  3 结论
  
  实践证实,高校图书馆在日常治理中设立动态监控系统是切实可行的。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针对性,系统治理目标针对图书馆的危机,使图书馆治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出现的危机或存在危机的关键点都能得到控制;②预防性,它是一种防止危机发生的治理体系,夸大图书馆自身在治理全过程中的控制作用,而不仅仅作用于治理的终极目标;③科学性,该治理系统将控制指标量化,使治理更加科学、有效;④实用性,控制论原理已在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经过两年的治理实践,证实其具有可操纵性;⑤动态性,该治理体系中的危机标准值会随着危机的影响因素而发生改变,高校图书馆治理者应及时对危机治理计划进行调整,真正实现危机全过程动态控制;⑥制度性,基于SCI基本原理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危机治理过程控制,应形成制度。该套治理体系应与高校图书馆评估和个人考核直接挂钩,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它。 中国大学排名
  
  参考文献:
  [1]杨善林.企业治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3—106;109—112.
  [2]向立文.突发事件信息治理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55—58.
  [3]罗贤春.图书馆危机治理二维框架及实在现.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9—64
  [4]汪药友.三论.[2009-07—01]http://blog.sina.corn cn/s/blog_4f5ec9d201000b96.html.
  [5]马小闳,龚国伟.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在高校图书馆评估中的应用.现代情报,2006(7):163—166.
  [6]郭宏伟,孙汝杰,玄雪梅.定量评价方法在高校图书馆危机治理中的应用.图书情报工作,2008,52(9):86—89
  [7]任华,徐绪松.企业危机治理的预警系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治理工程版),2003(6):153—157.
  [8]孙汝杰,郭宏伟,花克勤.图书馆危机治理系统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4):6—8.
  [9]付立宏.基于知识治理的图书馆运行控制机制.图书情报知识,2006(3):98—102.
上一篇:浅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异化与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