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学生职业指导的服务模式探析(2)
2014-08-19 01:37
导读:根据拉斯维尔的学说,结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特点以及高校学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题目,笔者拟用图形将高校图书馆、职业指导部分及学生三者之间
根据拉斯维尔的学说,结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特点以及高校学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题目,笔者拟用图形将高校图书馆、职业指导部分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如图2所示:
2.3 图书馆、学生、职业指导部分在传播模式中构成有机循环系统
高校职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
系统工程,高校职业指导部分是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一个引领环节,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中心和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配合部分。图书馆在传播基本模式图中处于传播者的地位,学生是受众,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服务宗旨及地位和职能决定了其为广大学生受众服务的意愿,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学生职业指导相关的内容传播给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渠道,使学生职业指导更趋完善。在整个传播服务模式中,图书馆始终处在信息中心的位置,既给学生提供相关职业指导的信息,又给职业指导部分提供相应的动态信息,反之,职业指导部分将工作实践中需要的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扩大宣传教育,两者互相配合,利用自己的资源形成上风互补。
在传播服务的整个过程,职业指导部分也是图书馆的指导部分,图书馆通过学生的借阅情况及咨询服务等将学生的一线信息和需求反馈给职业部分,职业指导部分根据反馈的信息精益求精部分的指导工作和内容;与此同时,职业指导部分采集学生的信息需求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广大学生受众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为图书馆和职业指导部分提供更多的信息需求,从而获得到越来越丰富的职业指导,进而进步学生就业的能力。至此,整个传播模式构成了一个有机循环系统。图书馆和职业指导部分以及学生在这个有机循环系统中自身能力不断得到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也实现了拓展自身服务和宣传的途径。 3 改善服务的内容和渠道,进步图书馆参与职业指导的作用
大学排名 3.1 图书馆主页建立职业资源数据库
作为信息传播者,图书馆首先需要从相关部分获取信息,通过整理消化,把实用的信息传播出往。为更好地完善职业资源数据库,馆员首先要主动与对口院系的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和收集各院系的职业特征及需求动向;诚恳耐心地研究他们提出的题目和建议;对于理解不透的题目,虚心请教院系的教师或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自己对各个专业的熟悉,采集更切实际的职业教育信息;此外虚心请教职业指导部分的教师,获取更多有关职业指导的信息,充实职业教育信息库并进步自身的信息判定和处理能力;在整个过程中,馆员之间应互助互学、共同讨论、总结经验、紧密配合,不断进步和强化自身的传播者形象和工作效率。
结合实际采集的资料,馆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网络上收集、整理和鉴别相关职业或创业的网络信息资源,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按学科大类建立职业资源网络导航。如今网络资源庞杂繁多,学生由于阅历及技术所限难以评价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资源,针对这种情况,馆员可对网络中各学科及其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对其内容和来源作扼要的揭示和评介,并用链接的方式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目录式的学科职业资源数据库,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职业信息资源导航,使庞杂的网上信息资源变无序为有序,方便学生鉴别和利用网上的职业信息。
3.2 图书馆开辟职业指导宣传专栏与职业指导部分的宣传形成上风互补
图书馆开辟职业指导专栏可以分两个途径:首先,图书馆的网页是对外的重要窗口,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图书馆的网页开辟职业指导专栏可以和高校职业指导部分的相关信息形成上风互补。高校职业指导部分网站的信息注重官方信息或政策动向等,而图书馆收集的信息可以利用馆员自身的专业特长从社会和互联网上及时、全面地获取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各种情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存放在图书馆的网页方便大学生获取。其次,将有关专家、教授的报告或讲座录像如“毕业生如何进行自我推荐”、“求职心理特征”等通过一定的技术转化成方便大学生用电脑、MP4或手机观看的格式,存放在图书馆网页方便学生下载观看。再次,设置留言功能和电子邮箱,接受大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资料需求和心理动向,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将有关题目及时反映给职业指导部分,以便协同做好职业指导工作。除了图书馆的网页,图书馆里面或外面显眼的宣传栏也可以适当开辟一个栏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技能的宣传,比如,把校友成功创业的生动典型案例制作成图片,既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