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可持续发展(2)
2014-08-26 03:05
导读:公共图书馆治理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以人为本”。对于公共图书馆治理工作来说,“以人为本”是以公共图书馆治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即广大人民群众为本
公共图书馆治理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以人为本”。对于公共图书馆治理工作来说,“以人为本”是以公共图书馆治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即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公共图书馆治理工作必须时刻热切地关注人民群众的这些需要,并以此作为发展这事业的根本性目标和依据。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种种需求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图书馆应根据其具体需要情况来发展。
五、全面创新是公共图书馆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图书馆创新包括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在技术上,要善于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理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利用先进设备创建数字化的图书馆。在服务上,图书馆要立足自身,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上风,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持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联合开发信息工作的新特色,为用户提供富有特色、高质、高效率、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是品牌。图书馆要通过创新,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和着名度。这不仅要靠多元化、创新型的信息服务、信息产品,更要有创新型的营销策略。
六、人力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图书馆工作职员是知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从目前看,我国图书馆工作职员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职员的结构适应不了现代图书馆的要求,而个别图书馆大量的优秀人才还在外流。所以,图书馆应采取积极措施,全面培养工作职员。要强化工作职员的继续教育与
培训工作。图书馆员应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努力成为
图书馆学的研究者、网络信息技术的专家、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咨询专家。图书馆要改革用人机制,实施竞聘上岗,创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才干的气氛和机会。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七、共建共享是公共图书馆治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文献信息资源是稳定、系统、绿色、可重复利用的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和人类知识的传承与积累,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和知识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地位。当今社会已进进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在这一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将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和途径,是图书馆实现降低本钱、互通有无、上风互补、方便用户、有效增值的快捷途径,能制造一个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良好环境,有利于节约图书情报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是,由于我国各行业、各类型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图书馆都有发展不平衡的题目;况且,一个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也有发展不协调的题目。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公共图书馆治理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题目。
总之,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图书馆治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谭祥金.为公共图书馆辩护.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
[2]程亚男.图书馆服务的人文分析与评判.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
[3]陈传夫.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社会价值与国际研究动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
[4]杨勇.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图书馆.图书馆论坛,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