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思考(2)
2014-09-03 01:55
导读:2.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 为适应高校师生对信息更深更广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即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以
2.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
为适应高校师生对信息更深更广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即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以丰富的馆躲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分析读者学习研究的方向、知识层次、爱好爱好以及读者的借阅记录等确定读者需求,为读者选定更为有效的信息资源并主动推送给读者的服务方式。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正确把握读者的需求,可以建立读者个人信息库。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挖掘和智能化代理技术,跟踪读者在网络空间的活动,了解该读者的爱好爱好和需求的变化,这些都为更正确地选择信息提供保证。 三、进步读者服务效率
1.更新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理模式,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夸大躲书数目,将图书馆等同于博物馆,仿佛图书馆的价值就体现在躲书上,而不是体现在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方面。但从读者需求这一现状来看,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必须创新。图书馆要以高品质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结合本馆馆躲和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为读者提供快速及时的信息服务,力争做到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是最正确的最新的,只有这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价值。
2.加强馆员素质的进步
优质的读者服务离不开有较强工作能力和较高业务素质的馆员,为了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要求必须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由于要做到对庞大数目的信息资源进行精心挑选、加工和分析,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对该专业有深进的了解,所以不断更新知识,才能筛选到优质的信息并进行精确的整理。
图书馆员加强
外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资料显示网上有90%的信息资源是英文的,只有进步了自身的外语水平才能熟练的帮助读者查阅文献和开发外文资料。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为了积极调动图书馆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图书馆要为在职职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还可以通过资格认证制度等激发馆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尽不能用老一套的方式来走形式。要因人而异地对图书馆员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应从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出发,展示知识经济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美好远景,从而坚定馆员的工作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为给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贡献每一份光和热。
3.开展图书用户教育
只有进步用户的检索和查询能力,信息资源才会被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告诉师生在何处找到所需信息,还要对师生进行必要的
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使用新型的信息资源、把握各种信息检索方法,学会使用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媛筠,赵宝珊,冯青.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及软件应用[J].
图书馆学研究,2008,(02):45-47.50.
[2]贺梅萍,余玲.基于网络环境的图书馆横向资源共享探论[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06):727-729.
[3]臧国全.论网络信息组织[J].图书情报知识,2002,(3):2-5.
[4]袁红军.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读者意见处理机制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7,(03):89-90.92.
[5]潘秀英.图书馆读者投诉分析及其处理[J].图书馆杂志,2004,(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