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3)
2014-12-22 02:12
导读: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考核及赏罚方法体系。以所列国有资产经营目标的诸项主要内容为 依据,到期由上述诸部分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责任人进行严格、
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考核及赏罚方法体系。以所列国有资产经营目标的诸项主要内容为
依据,到期由上述诸部分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责任人进行严格、科学的考核。这种考
核是从企业的规模效益的角度评价企业的业绩,兑现赏罚,从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2.建立和健全监视约束机制。根据现行的、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可量化的、可操纵的企业监视约束机制,做到每年检查一次。财政部分要搞好企业
年度决算检查,要评出优劣,分清责任,对损失巨大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3.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治理机制。企业经营的成败、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由
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低下,知识的局限性以及不***导致企业由兴旺走向衰败的事例不
少,因此,选拔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组建好的领导班子,往往是搞好企业的关键。
(二)、从微观方面讲,企业的财务部分是国有资产的治理部分,对保持国有资产
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不断增值负有重要责任。因此,企业的财务部分和财务职员,应通
过各种,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和治理,制定出一套公道、切实可行的治理制度和
方法,主要有:
1.建立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财务指标包括国有资产流失率、
增值率、资产利润率及负债率等。指标的考核采取企业自查、重点抽查与年终审计相结
合的办法。企业要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自查结果及时报送国有资产治理部分审定。重
点抽查由国有资产治理部分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根据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结果,兑
现赏罚。对经营完成国有资产增值考核指标的,予以奖励;没有完成资产增值考核指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则予以处罚,并终止、甚至终身取消其经营国有资产的资格;对以弄虚作假或其他不正
当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者,必须果断追究经营者的责任,除令其赔偿外,给予行政
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2.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监视治理体系。首先,应建立产权治理的法律责任制度。当
前,要加速制定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有关法规,通过建立法规责任制度,明确企业的责
任,规范企业的行为。其次,通过国有资产治理部分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视。再次,
强化企业***监视机制,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职代会要把资产保值与增值列进重要
的议事,并通过选举参加监事会与资产治理委员会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与监
督活动,逐步创造条件实行***选举厂长,以便强化对其经营活动的***监视,确保国
有资产保值增值。 3.建立企业内部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对国有资产进行登记、记录、实行国有
资产增加、减少的报批制度。假如企业内部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应对其占用的国有资产
进行登记,按其占有国有资产的数目收取占用费,同时,审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4.改革企业的分配制度。企业的利润分配,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利润分配方法、程度
进行,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对于股份制企业,不能以各种借口,对国家股不配
股或少配股,不分利或少分利。
5.建立无形资产治理制度。根据现行制度的要求,企业应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管
理力度,加强对开发、购进、使用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的核算,以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6.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各主要环节及经营成
果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资产在运营中存在的,加大对经营者的监视力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
7.加强对会计职员的
培训工作,进步他们看家理财的本领。会计职员是国有资产的
直接治理职员,对国有资产的治理负有重要的责任。假如由于其业务素质不高,使国有
资产在核算时发生损失,是万万不该的。所以,要加强会计职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