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ERP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作用的建议(2)
2013-05-15 20:29
导读:(2)加强ERP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 ERP实施之后,要想产生最大的效益,就要从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之前进行风险分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不能够对
(2)加强ERP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
ERP实施之后,要想产生最大的效益,就要从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之前进行风险分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不能够对经营活动的市场、投入资本、产生效益、公司长远规划的实施等一系列前提条件的充分考虑。风险分析是不可缺少的成本控制过程,没有最开始的风险分析,就没有接下来的风险投资(融资),没有风险投资(融资)就没有高效益、高回报,也就失去了整个利润空间。
ERP功能有总帐分析、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模块。ERP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基于以往同期的总帐分析结果,结合外部环境风险进行结构化运用。导出各种影响因素之后,得出分析方案。如,ESC案例分析里,主要是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成本构成,最后得出最优的调整方案。
4.3 优化流程
4.3.1 选择合适的流程方式
流程的优化方式有3种:水平工作整合、垂直工作整合和工作次序最佳化。水平工作整合是指将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相关工作,整合或压缩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或将分散的资源集中,由一个人、一个小组或一个组织负责运作,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协商,并能为顾客提供单一的接触点;垂直工作整合是指适当地给予员工决策权及必要的信息,减少不必要的监督和控制,使工作现场的事能当场解决,提高工作效率,而不必经过层层汇报;工作次序最佳化是指利用工作步骤的调整,达到流程次序最佳化。
成本控制是一项
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企业经营者到每一名员工都要牢固树立"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成本控制观念,落实责任,参与成本控制活动。各单位要根据成本控制主体,把成本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车间,流水线,工作个人,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使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过程和全部的成本费用项目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流程优化的最佳状态是流程之间的兼并、删节,将一般业务常规化、流程化,减少不必要的协商,为客户提供直接的接触点,提高流程的效率和效益。选择合适的流程方式是成本控制顺利实施的第一任务。
4.3.2 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ERP这种反映现代管理思想的软件系统的实施,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ERP与业务流程重组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就是实现ERP优化流程功能。优化流程功能也是ERP成本控制中三大功能中能产生能直接效益的功能。根据流程范围和重组特征,可将BPR分为以下功能内的BPR、功能间的BPR、组织间的BPR三类。
为实现成本控制,在精确数据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分析结果之后,就要开展优化流程,成本控制是否能产生具有实质性效果,优化流程的过程和结果最能反映这种效果。, 功能内的BPR使职能机构扁平化,做到集中决策、统一经营,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功能间的BPR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等;组织间的BPR通过信息共享、控制股份、进行战略合作,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缩短了生产周期、销售周期和定货周期,减少了非生产性成本,同时也实现长期的合作共赢。
4.3.3 强化执行力
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所有的战略、策划、制度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解决业务流程的目的在于执行效率,而任何业务行为最终要达到的是双效——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流程的梳通来说,整理现行流程绝对不是关键,对流程进行结构化、层次化,只是开始流程梳理前的一个基本知识储备。真正的流程梳理是在这个“执行性”工作之后才真正开始。如果将计划目标定为100%,中层和基层的执行力分别为80%,那么,最后的执行结果就只有100%*80%*80%*80%=51.2%。[11]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执行力是制度、人员、企业文化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提高执行力需要从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流程考虑:
人员流程——用正确的人。人员流程至少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对个人进行深入而准确的评估;为培养新的管理队伍提供指导性框架;为管理队伍的更新提供人才储备。
战略流程——作正确的事。一份符合实际的战略计划实际上就应该是一份行动计划;为了使计划更符合实际,应将其与组织的人员流程结合起来,使目标和计划具有执行力。因此,在基于精准的数据分析的流程优化方案,是发挥执行力的基础。
运营流程——把事做正确。流程有两种变化,要么是优化,要么是退化。理论方案永远是优化的流程,关键是在调整的流程的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因此,为了加强流程管理,必须设立反馈机制,做到及时反馈即将发生的重要环节失误或失控,对已经发生的失误要加以控制。
结束语
(www.Lw61.com 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论文)
ERP的成本控制通过市场风险的分析、需求关系分析,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数据流集成一体,将成本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时效不断提高。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在流程中优化成本结构,在结果中核算成本,总结下一步的成本控制方案,如此循环,促进企业适应全球网络化发展趋势,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敏锐性和内部的执行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ERP的内容还会不断扩展。让我们共同探讨ERP系统具有跨世纪意义的深刻内涵,为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供全面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