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与运营模式

2013-06-27 01:18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与运营模式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摘要:苏州高新区成功的主要经验是结合自身条件和企业需
内容摘要:苏州高新区成功的主要经验是结合自身条件和企业需求选择开发模式,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先行,高效的政府治理,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实施开发模式转型。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背景下,分若干阶段逐步规划和开发,积累资源和能力进入开发的良性循环,逐步提高园区的开发标准,逐步走向知识型、生态型、适宜居住型的城市。在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背景下,向创新型园区转型。   关键词:开发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开发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苏州高新区或高新区)与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并列为苏州市最重要两个开发区,在开发以来的16年时间里,从无到有逐步积累,现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园区之一。  一、苏州高新区发展历程  苏州市是我国较早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城市,经济总量在过去15年间增长20倍,“十五”期间苏州市GDP年均增长39.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0.4%,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5.5%,2005年,苏州市GDP居江苏省第一位、全国第五位;地方财政收入居江苏省第一位、全国第六位;进出口总额居江苏省第一位、居全国第三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之一。究其飞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外,也与苏州市的开发区建设有很大关系。苏州市目前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数量约占全国的10%。2005年所有的开发区为苏州全市贡献了GDP的48%、工业增加值的60%、财政收入的46.6%和进出口额的80%。ァ ∷罩莞咝虑于1990年开始开发建设,并成为最早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高新区并先后成为首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家示范区、全国首批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全国首批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开发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从最初的6.8平方公里,在2002年扩大到258平方公里。  2005年苏州高新区GDP占苏州全市比重10%多;实际利用外资达6.57亿美元,占全市的13%;进出口总额达276亿美元,占全市20%以上。ァ ∷罩莞咝虑已成为著名跨国公司入区建立生产基地的主要选择之一,美国的飞思卡尔、普强、杜邦,德国的西门子、科德宝、金钟默勒,荷兰的飞利浦,瑞士的迅达、罗技,日本的佳能、松下、索尼、富士胶片、爱普生、富士通,中国台湾的明基、华硕、力捷等跨国公司纷纷进驻苏州高新区建立生产基地。出现一批注册资本上亿元的私营企业,留学归国人员创立的企业,已成为区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的主力军,自1998年苏州创业园成立以来,已吸引了400多名留学人员创业。ァ 《、结合自身条件和入区企业需求选择开发模式  开发区建设流程一般涉及土地规划、土地动迁、建设基础设施、招商、企业入住、配套服务等六个方面,开发区建设发展快慢与否、甚至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在这六个开发流程环节中,采取的开发措施是否符合自身条件、是否满足进驻企业的需求。苏州高新区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背景下,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挖掘资源和能力,满足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建立生产基地的需求,从而获得开发区的较快发展。ァ 〈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制造业从欧美日向韩国、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向我国经济活跃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并逐渐由产品的简单组装向产业深加工和零部件制造供应的角色转变。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场规模大、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成本优势明显、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配套体系等,从而使我国具备了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并不断提升规模和层次的条件。实际数据也显示了制造业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最重要领域,如2002年制造业的FDI项目数、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占全部FDI的72.96%、71.61%、69.77%。ァ 】绻公司建立生产基地的直接需求有:交通方便,产品可迅速送达主要市场;具有完善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物流完备;大量可用劳动力;政府服务高效;税收及土地优惠等6个方面。间接需求主要是居住环境要具备良好文化环境、生态环境、适宜居住以及休闲观光等功能。满足其直接需求是吸引跨国公司进驻的必要条件,满足其间接需求则能够在吸引外资竞赛中赢得竞争优势。ァ ∈视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的大量需求,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次规划、快速成型;分阶段规划、渐进式开发。前者要求具有高的开发区规划水平和充裕的资金,如苏州工业园区。而后者则允许在缺乏规划经验和资金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能力和资源。ァ ∷罩莞咝虑具备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有:(1)地理位置优越,距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分别为90公里和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2)有大量可用劳动力,人口结构外来人口比重高达2/5,如2005年底苏州市户籍人口29.95万、外籍人口5356人、暂住人口19.42万。(3)供应链基础条件较好,上海老电子工业培养了一批苏州的零配件供应企业。(4)政府服务意识强,但尚需转型,将服务意识落实到具体政策措施中。(5)可提供税收和土地优惠。(6)基础设施待建,但无财力较大规模投入。ァ ∥此,高新区采取了分阶段规划、渐进式开发的模式,在开发初期缺乏资金投入和开发经验的条件下,在若干阶段进行逐步规划和开发,积累资源和能力进入开发的良性循环,推动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逐步提高园区的开发标准,使园区逐步走向知识型、生态型、适宜居住型的城市。逐步形成了建设外向型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重点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发达国家外资入区。截至2005年底,苏州高新区累计引进日、欧、美、韩、中国香港、台湾等外资185亿美元,53家世界500强企业入区,入区资金主要投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61%。ァ ∪、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先行  苏州高新区在开发中,始终将先行建设基础设施和环境作为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措施。ァ 』础设施方面,“十五”以来,苏州高新区累计投入资金 92亿元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具备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雨水、污水、通讯和土地平整等的“七通一平”标准。累计铺设各种道路管线800多公里,建成城市化道路200多公里,拥有10多条公交线路,基本形成了“外成环、内成网”的交通网络;建成一座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自来水厂,在建一座规划日供水能力60万吨的第二水厂;已建成一座日供气4万立方米的管道液化气厂,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已向区内供气;由中国最大的供电系统华东电网提供电力,总容量132万千伏,拥有2座热电厂,在建1座热电厂,3座220千伏、7座110千伏变电站;共建有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50万立方米,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已有6家电信服务供应商进驻。ァ ∥锪鞣矫妫吸引国际知名物流公司进驻,如中外运高新物流(SINOTRANS)、日通国际物流、富士胶片商三物流、康诚仓储等,为区内企业提供报关、货运、仓储服务,其中中外运高新物流占地205亩,建有仓库300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45000平方米。建成公共型保税仓库,境外供应商可将公共型保税仓库作为发货中心,实现零库存,公共型保税仓库中备有恒温仓库,温度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调整;建成出口监管仓库,按规定领取了出口货物许可证或批件,已对外卖断结汇并向海关办完全部出口手续的货物,可存放在出口监管仓库,适用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转厂、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业务转换、可及时向海关核销手册并退回保证金、和加快资金回收,加快收汇速度。ァ ∷笆蘸屯恋卣策方面,管委会从成立起就有独立的财税、规划、土地和工商管理权。区内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并实行“两免两减半”、“五免五减半”和所得税返还的政策,对外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对软件产业减征增值税。ァ ∩缁岱务体系方面,教育上全区硬件投入累计超过16亿元人民币;正在规划建设国际教育园,现有高校2所,中学12所,小学13所,幼儿园18所(双语教育实验学校7所,信息化先进学校11所);国际学校2所(日本人学校、伊顿国际学校),培训中心1所,培智学校1所。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全区现有苏大附二院高新区医院、枫桥医院、圣爱医院、横塘康复医院等,成功引进1500个床位的明基医院;每个镇(街道)都有一个卫生医院;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和谐社区,2005年全区人均农民纯收入83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00元。实施“富民工程”,为壮年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前培训,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征地人员保养标准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7.5%),健全社会救助体系。ァ ∥美化生活环境,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十多个住宅小区,吸纳了六万多名老城区居民进区。建设了数十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动迁户安置小区,六万多户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吸引大型购物超市、连锁店相继进区。建成了现代化的大型娱乐设施苏州乐园以及15个开放式城市公园和65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新建了具有日韩风格的商业特色街,拥有阿雷店、福记好世界等大型特色餐饮店数十家。ァ ∷摹⒏咝У恼府治理  苏州高新区的开发组织的主要特点是成立具有投融资职能的公司——苏州高新集团,发挥了重要的土地开发资金筹措功能,并承担了大量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ァ ∷罩莞咝虑开发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1996年,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上各自为政,管委会有独立的财税、规划、土地、工商管理权,管委会与高新集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96~2002年,1996年苏州高新上市,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1999年管委会与高新集团管理上分开,高新集团成为积极的投资主体,土地批租向土地经营转型;2002年以来,开发区和行政区职能合并,成立“高新区、虎丘区”,小政府、大社会初见成效。ァ 】发组织各层级功能定位很清楚,如苏州市政府目标是成为亲商、服务、精简高效的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的定位是开发建设为主、精简高效、服务型政府,苏州高新集团的定位是高新区综合开发商(房地产、基础设施、物流、环保、旅游、高科技等),上市公司苏州高新股份公司的定位是城市化综合服务商。ァ ∷罩莞咝录团的发展反映了苏州高新区的发展。苏州高新集团成立时缺乏资金,但到2005年底,苏州高新集团下属企业30多家,累计在新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中投入100多亿元,高新集团的总资产也达到150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利润总额2.6亿元。苏州高新集团与浒墅关镇政府合资开发浒关工业园,承担主要的资金投入和规划管理职能,迈出了对外输出管理的一大步。ァ “樗孀耪庋的开发组织形式,苏州市政府以及高新区政府的高效治理为开发区有效运作提供了保障。ァ ∷罩菔姓府提出亲商服务理念,即“站在投资者角度思考问题”,“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为投资者服务。1994年行政性事业收费从100项减为8项,1996年推行“一站三段式服务”,1997年行政审批透明化,1998年将数百项审批事项压缩到20多项,2002年推行“一站一段式”改革,由“一站式服务中心”代表管委会对外行使审批职能,2003年实行电子审批、网上预审,节约了企业现场办事时间。ァ ∷罩莞咝虑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推行“管宏观不管微观,管规划不管计划,管外部不管内部,管市场不管企业”的原则。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发扬全过程服务理念,实现“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审批、一站式服务”。强化“亲商”理念,将区内企业获得高投资回报作为高新区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注重法制建设,依法治区。ァ ∷罩莞咝虑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原则,减少工作环节,理顺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党工委(区委)和管委会(区政府)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党政工作部门由过去43个精简为17个,事业单位由过去115个精简为64个,区级机关工作人员由482人削减到374人,事业单位编制由1849个削减到1063个。开发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管理;区域管理以开发区管理和发展方向为优先;领导交叉任职、合理分工;所有人员实行聘用制;人员责权利根据岗位性质确定;优先充实一线岗位。ス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