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分析论文

2013-10-31 01:52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分析论文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分析
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分析 摘 要 制度通过它所提供的刺激来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分析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可以对行为的实施过程进行细分,将行为可以被定义为行为人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某个项目上,从而使该项目得到实施。因此,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制度,建立或者取消行为人的资源、投入项目,或改变其行为的回报集的值,即可实现影响甚至控制目标对象的行为。用这一分析框架还可以解释制度的多样性和路径依赖问题。
   关键词 制度 行为 行为链 机理分析

  制度经济学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的。制度通过它所提供的刺激来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制度如果不合理,会导致经济人理性地从事“不合理行为”,即合理的制度安排会促成人们的合理行为,或者说,相对合理的制度引导人们更加合理地去行动。那么,制度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呢?
1 制度影响行为的分析
  一般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结果的因素,二者的关系表达式为:
  O=f(Inst.)               (1)
  但制度本身,如果不经过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类行为的作用,是无法实现各种经济目标的。式(1)虽然明确地表达了制度与结果的对应关系,但却过于简单,以至于省略掉了两者之间的作用过程,掩盖了其间对应关系的间接性,即只有对人的目标和行为的影响,制度才能施展它的功能。经过对式(1)的补充说明,产生如下结果:
  O=f(B),B=f(Inst.)   (2)
  上式中,B表示人的行为,即制度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变量。
  为了分析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我们可以对行为的实施过程进行细分。那么,行为可以被定义为行为人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某个项目上,从而使该项目得到实施。显然,引起行为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是该行为会给他带来好的回报。某个行为人所有的可以进行的行为的集合,就是该行为人的行为集,用B(B1,B2,…,Bn),n是行为人可以进行的行为总数,Bi为其中的第i个行为。可见,行为实施过程可以表述为由项目、资源和回报三个要素以一定比例构成的链式结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行为整个实施过程来看,不同的制度对行为链的某个环节的制约不同,行为者得到的刺激也各不相同,行为人即可根据这种刺激来调整自身的行为,继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后果。因此,研究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可以从项目、资源和回报三个影响行为的要素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其逻辑线索如图1所示。
   (1)资源
  资源是指行为人拥有的可以用来影响客观世界的“东西”,是行为人在对客观世界的操作中所耗费的“原料”。这种原料既包括“实”的方面,也包括“虚”的方面,比如一个人的智力、体力、财力和物力等。对于行为人所从事的某个行为来说,从事这个行为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构成了这个行为的资源集,可以表示为Z(Z1,Z2,…,Zs),Zi表示第i个类型的资源。
  (2)项目
  项目是指行为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资源的事项,是一种可能完成的操作内容。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只有达到了这个目标,项目才算完成。行为人的所有的可以投入资源的项目的集合,就是行为人的项目集,用P(P1,P2,…,Pn),Pi为其中的第i个项目。
  (3)回报
  行为人通过一定行为得到的与自己需求有关系的结果就是该行为的回报。回报往往是多方面的,该行为带来的所有的回报所行为的集合就是行为的回报集,用H(H1,H2,…,Hm),其中,m是该行为的各种回报的类型总数,H为其中的第i个回报。

下一页

    上一篇: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